里耶秦城
里耶秦城,位于湘西自治州龍山縣西南部,西鄰重慶市秀山縣,東南與保靖縣連,距州府吉首120公里。鎮所在地海拔254.5米。全鎮37平方公里,1.8萬人口,土家族占64%。以來就是酉水河上的重鎮,上通巴蜀,下接沅辰。被列為quot;國保quot;的里耶古城,是我國繼西安兵馬俑后又一驚世大發現。正如李嵐清副總理在批示中所說:quot;里耶古城的的發掘和秦簡的大量出土,是新世紀我國最大的考古發現,對于研究我國古代歷史文化,特別是秦史有重要意義,也為我國提供了又一寶貴的旅游資源。quot;根據國務院提出的quot;必須保護好、研究好、管理好、利用好quot;的重要指示和省委提出的quot;保護為主,搶救第一quot;的方針和quot;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quot;的原則。近兩年來,我們加大了對里耶古城的保護與開發力度。 里耶古城旅游 里耶自古區包括古城、古井、古街、八面山、長春土家寨、賈家寨、隆頭、酉水河等景區。 里耶鎮是土家族聚居地,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quot;里耶quot;是土家語,即quot;拖土quot;,意為拖犁耕地。土家族先民自古就在這里開墾耕耘,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該鎮文物資源十分豐富,特別是地下文物埋藏量十分豐富。在該鎮不足五華里范圍內分布有新石器遺址,戰國、西漢、東漢三座古城遺址,有多處不同時代的數以千計的戰國、漢代古墓群。鎮內明清時期的街道和古建筑至今保存完好。 2002年6月在里耶發掘出戰國古城,并在古城內一號井出土了36000余枚秦簡。這一重大考古發現引起了各級領導和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 里耶戰國古城遺址在里耶鎮小學,臨酉水而建。1996年5月以來,省、州、縣文物部門里耶古城遺址進行過多次實地調查和分析鑒定。2002年4月,為配合碗米坡電站工程建設進行搶救性發掘,已開探方50多個,發掘面積1200多平方米,已發掘出城墻、城豪(護城河)、古作坊及古井等遺址。古城遺址南北長210米,東西殘寬120米,面積約20000平方米。現存城址分布明確,范圍清楚,遺址保存完好。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銅器、鐵器、銅矛、箭簇、秦半兩、板瓦、簡瓦及木構件等。里耶古城考古大發現意義十分重大: 1、里耶古城的發現,填補了我國秦漢時期古城,尤其是秦代古城考古的空白。根據現有資料,專家初步判定里耶始建于戰國晚期沿用至秦漢時期。古城保護這么完好,出土文物也十分豐富,在全國是沒有的,這為研究戰國至秦漢時期考古學文化編年擴譜系關系提供了重要的標尺。 2、出土的秦簡數量為全國之最,為我國的秦史研究提供了廣泛的空間和重要的科學依據。從一號井出土了大量的銅器、鐵器、陶器等。但最為重要的是出土了36000多枚秦簡牘。我國上世紀出土的秦簡總數不到2000枚,一次性出土了這么多的秦簡還是第一次。其內容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同族、法律、地理、行政設置等諸多領域。從已清洗出的秦簡記載的內容初步認定為當地官置文書,不僅極大地增添和充實了秦代的歷史文獻和檔案資料,而且最重要的是極大地豐富了人們對中國歷史上起承前啟后作用的秦王朝有關制度的了解和認識,對秦史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3、出土簡牘的古井形式獨特,堪稱quot;中華第一井quot;。里耶戰國古城內已發現古井5口,其中出土簡牘的一號井距地表深17.28米,井口2.1米見方,井底2米見方.其結構為先挖一直徑3米的土井,再以寬約30厘米,厚15厘米,長2米多的木板以榫卯結合成方木井框置于土井中,木框與土井之間的間隙填以青膏泥。從井口直至井底,此種結構和如此深的先秦古井在我國尚屬首見,可稱quot;全國第一quot;。古井與古城及相關的建筑構成完整的遺址,這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 4、古城、古井、古簡的發現為我國提供了又一寶的文化旅游資源。里耶考古的重大發現不僅具有極高的歷史、學術、科學價值,而且將會帶來我州文化旅游產業的二次創業,對我州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關鍵字: 出土文物 多平方米 工程建設 護城河 旅游資源 面積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