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廟會
《鄄氏族譜》載:大庸土家族、白族,“其俗信巫師賽神愿,吹牛角賽仗鼓,笑語喧嘩者多矣,識字知文者鮮焉。是故慈志有云:茅花界外不知甲子。” 酬神賽愿、趕廟會,是市境土民、白民最為隆重的節日。
舊志載:“知禮之家、設本主于正寢,歲時必祭。 ”凡家族廟有必供本主神像,按本主生辰日,定為會期;亦有以某一歷史名人忌日為廟會日的。因本主生辰日或忌日不一,會期自然也多。從正月到冬月,幾乎月月有廟會,構成一種特殊的風俗文化現象。如正月十五是谷氏祖京營提督掃敵宮昭武將軍永和生日,其后裔于每年此日在其出生地廖坪做廟會。正月初九 是本主王明凱的生日,王姓便將芙蓉橋巖門潭定為廟會址。趕廟會是熱情而隆重的。
人們抬著本主神像出巡(游神),請老司主祭,還舉行跳仗鼓舞等盛大文 娛活動,伺機進行物資交流。故廟會這種反映古老民族風俗和帶有一定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動,以經受時代改革的沖擊后,開始與當代社會經濟活動融合起來,對推動當地農貿市場繁榮起到了一定作用。既在冥冥中教化了閉鎖的山民,又活躍了少數民族山寨的文化生活。
關鍵字: 土家族 白 識字 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