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那里——太白南北穿越記行(二)
2007年5月3日 都督門——太白廟——大坪——老廟子
天剛蒙蒙亮,同在農家留宿的四位武漢的中年人已經起身,我看了一下表,剛過5點。窗外的雨聲已住,樓下的主人已經開始生火做飯,為我們準備早飯。5點半,同伴們都已經起來,整扎背包。下樓,走出屋外。濕潤清冽的空氣撲面而來,青山滴翠,碧空似洗,昨夜的大雨給久旱的這里帶來了難得的滋潤。天氣似乎不錯哦!
早飯是饅頭、稀飯和幾樣小菜,匆匆吃完,7點鐘背包出發。張軍科全家出門相送,我們再次感謝了他們的熱情款待,做飯的女主人靦腆地笑了,說要常來啊,要是覺得好了,多給你們的朋友介紹介紹。我們笑笑,揮手與這個山腳下的小村落作別。
好心的小熊向導替我背了大包,我則背著他的小包輕松上路。山雨初晴,滿目青翠,鳥鳴泉響,草木芬芳,幽深蔥蘢處羊腸小道蜿蜒而前,行走于此間,心何其樂也!
半個多小時后,路過了昨晚遇到的那支湖南邵陽的隊伍的宿營地。他們正在整理背包,聽說昨晚的大雨還讓個別帳篷進了水,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他們高昂的興致。太白聽雨夜,也將會是他們記憶中難忘的美妙回憶吧。
打個招呼繼續前進。走過一片繁花盛開的草坡。花發幽谷,與春風微笑相伴。這時間可以感受到花草樹木真真切切的生命,微笑,綻放,怡然自足。
穿過一片青青竹林,登上一個小坡,殘敗的太白廟出現在眼前。小熊向導說,以前有道士留守,廟中還有香火。自從道士下山后無人看護,去年的一次大雨,山門都倒塌了,荒得可快呢。
坐下歇息片刻。不知道這個小廟有多久的歷史了,也不知它曾經是如何的香火繁盛。現在廟內遍布涂鴉,廟外殘垣斷壁,已經荒涼殘破不堪了。廢棄的廟宇,打上了信仰衰落的時代烙印,深山中也不例外。
信仰,這個詞似乎已經距離我們很遙遠了。
在路邊的小溪中取了大瓶的水,為中午做飯做好準備。天氣越來越晴好,11點鐘到大坪的時候,一直躲躲閃閃的太陽終于探出了半張笑臉,天晴啦!開始埋鍋造飯。大家紛紛取出腐敗物資,我煮了方便面,放了雅楓哥帶的青菜和醬,老牛帶的雞蛋,熱騰騰的一大碗,怎一個香字了得!我們吃飯休息的途中,湖南、湖北的隊伍也趕到了,大坪上熱鬧非凡。
繼續攀登。海拔逐漸升高,奮力登上一片石海后,蒼茫的太白紅杉林鋪展而來。這里的海拔已接近3000米。太白紅杉是太白特有的樹種,樹干箭一般筆直參天。山下已是生機勃勃的初夏,紅杉才發出細小的新芽,樹下是松針和延綿的荒草,還是一派秋的靜謐肅穆。
一條蜿蜒的小溪穿林而過,水聲潺潺。不知源頭何處,想來應該是山上積雪融化匯集而成吧,水質方得清冽如斯。
行走8個小時后,下午3點到達了宿營地——老廟子。一片異常平整的草坡上,一幢孤零零的小木屋悄然而立。大家歡呼著扔下背包,興奮地四處參觀。又是一座廢棄的小廟,廟內的石臺上幾座小佛像東倒西歪,跟雜亂的方便面袋子、罐頭盒子混在一起。
說實話,老廟子是讓我失望的。在經歷了那么多最樸素最原始的美景后,看到了草坡上隨處散亂的食品袋、氣罐、包裝紙,人的足跡已經污染了讓這片純美的天地。曾經堅信戶外的人一定都是堅定的環保主義者,至少不亂丟垃圾吧。但事實并非如此。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吧,清理垃圾,焚燒。不要讓下一個見到老廟子的人繼續失望。
扎好帳篷,開始享受一整天中最放松的愜意時刻。斜坐在木窗臺上,曬著暖陽,看同伴們支鍋煮茶,看天上流云卷舒。
晚飯時間,見識了什么叫真正的腐敗。有涮火鍋的,從大包里掏出一袋袋用冰塊保鮮的羊肉卷;有炒菜的,七八小盒子里裝了切好的雞胗、青椒、火腿,各色油鹽醬醋。對同伴們的體力無比敬佩!腐敗,是要以有能力為前提所的。沒有能力的俺們就樂得跟著蹭啦!
黃昏降臨,寒冷慢慢侵襲。向導們從樹叢中撿回一些枯枝干草,燃起了篝火。撿幾塊石頭圍坐了烤火,煙霧升騰,笑靨綻開。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聚在一起,談談路線,說說太白。這情景似乎回到了天地洪荒,只有在這樣最原始的風景之下,人們才能親近如兄弟姐妹吧。(待續)
關鍵字: 太白廟 太白紅杉 老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