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澧縣看自然風光遺址文化
澧縣風光
松竹橋
座落在湘鄂邊界的火連坡松竹村涔河上,是一座全長37米的單孔石拱橋,為清代乾隆年間當地孫氏兄弟孫承松、孫承竹募資所建,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現已收入《中國古橋錄》。
宗教勝地類
嘉山寺
位于澧縣縣城東南約1 5公里處的嘉山之顛。建寺一千多年以來,以其厚重的宗教文化底蘊,獨特的姜女文化特色,眾多的歷史人物典故,秀美神奇的水光山色,吸引著荊楚大地的遠近游客前來觀光、朝拜。現為湖南省政府批準開放的省級重點宗教活動場所。
欽山寺
位于澧水南岸張公廟鎮境內欽山峪北側,距縣城十多公里。由唐代高僧文邃始建,初名乾明寺。公元607年,日本僧人來寺修習佛法;公元653年,高僧鑒真東渡日本,隨行僧眾中即有乾明寺僧人,因此日本佛教曹洞宗尊文邃為其始祖。1983-1984年,日本佛教參觀團曾4次來此尋根訪祖。清康熙二十一年(1862年),更名“欽山寺”,至嘉慶年間進入鼎盛時期。后寺毀,現正復建中。
自然風光類
太清山
位于縣城西北70公里,屬武陵山脈。為澧縣、石門、松滋三縣市交界處。主峰鴨母尖海拔1019.5米,為澧縣最高處。群山環繞,層巒迭嶂,懸崖峭壁,高聳入云,云飄霧繞,氣勢磅礴,逶迤百里,茂林修竹,氣候宜人,有“三伏暑天陽春在,四季云霧罩青山”之說。
天供山
地處澧縣縣城西北40公里,屬武陵山余脈,海拔421米。層巒迭嶂,云蒸霞蔚,綠波翠浪,景色宜人。為省級森林公園。
刻木山
位于縣境西北馬頭鋪鎮境內。縱橫交錯,形似龍骨,峭壁對峙,氣墊雄偉。
雨觀山
位于縣境北部宜萬鄉境內。其山高聳入云,林木葳蕤,常年云霧繚繞于懸巖綠林之間。
天子山
位于縣境南部道河鄉境內,雄偉高峻,大氣磅礴。
石龜山
位于縣境西北金羅鎮境內,海拔高240米,有石如龜,因此得名。
仙女洞
位于天供山森林公園,仙女洞分三層,三層相通,全洞廣達兩萬多平方米,寬闊深遠,鐘乳突起,形態奇特,據傳為董永和七仙女重聚后自由生活之所,與神話傳說形神相符,維妙維肖。
觀音巖
位于縣境西部楊家坊鄉,孤峰高聳,拔地突兀,像高樓,直達云端;像利劍,直指蒼穹。
艷電風景區
位于縣城西五公里澧水之南。悠悠澧水,蜿蜒向東。巍巍彭山,傲視蒼穹。萬頃澧水微波蕩漾,萬伏紫電騰空而出,青山與碧水和諧交融,事業與風物相得益彰,徜徉在湖光山色、煙波浩渺之中,澧縣艷洲水利水電樞紐工程,恰如一顆璀璨明珠,在湘西北大地上熠熠生輝。
王家廠水庫
位于縣境西北部,地處澧水支流涔河中游,距207國道30公里,s302省道穿境而過。水庫集雨面積484平方公里,總庫容2.78億立方米。水庫四面青山環抱,綠樹成蔭,碧波萬頃,蒼翠浩瀚,天供山、刻木山、寶塔山呈品字型環繞庫周,山伴水,水繞山,充滿生機與活力。
百島湖
即山門水庫,位于縣境西北閘口鄉與火連坡交界處。建于20世紀70年代,庫容1億立方米以上,湖心有島92個。湖面碧波蕩漾,奇島星羅棋布,環湖皆山,林壑幽美,水光山色,交相輝映。
關鍵字: 萬年 古城 多 江南 澧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