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張家界4日自助游--武陵源游記
武陵源是張家界的核心風景名勝區,其水景有“水八百”之稱,以“樂旱不斷流,久雨水碧綠”為特色;山則以“三千奇峰”成為世界峰林“家族”中獨一無二的品牌。它以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五絕”而聞名于世。包括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天子山自然保護區、楊家界景區四個大景區,由此可以看出這里是以自然為主題的風景區。境內奇峰林立、怪石嶙峋、樹茂林豐、溶洞群布、溝壑縱橫。是一集峰、橋、洞、湖于一體的大自然迷宮。 (一)金鞭溪 8月7日這天,晴空萬里,我們的鄧導游告訴我們說昨天這里還在下雨,可今天、明天這里都會是好天氣,看來這里是歡迎我們這幫遠方而來的客人的。 這天我們早早地就來到了武陵源大門口,可誰知還有更早的,因為前面已經排了長長的隊伍,我們在導游的黃色小旗下隨著隊伍緩緩前移。 進得武陵源的大門,我們便換乘這里專用的環保免費公車,在蜿蜒的山道上行駛著,不一會汽車帶著我們經過了三個短小的全人工小隧道,這三條小小的隧道僅僅只能容納一輛汽車通過,似乎有稍微的不小心就會擦到車身,長度大約只有60米左右。我正奇怪汽車是怎么那么有次序的通過而沒有發生“接吻”現象的,眼前的紅綠燈吸引著我,原來汽車的進出和都市一樣是靠紅綠燈指引的。隧道的內壁就菠蘿一樣的凸凹著,這是人工仔細雕琢而成,為了保護水庫和自然的風貌,這里完全是采用最原始的人工方法打通的隧道。 在隧道的左邊就是一個水庫,這水庫里的水很是特別,那個綠啊,就象是山上樹葉里流出的汁水,勾人食欲,真想捧一把入口,品嘗那“匯源果汁”的味道。整個五陵源的八百秀水恐怕就只有這里是這樣帶有色彩的水了,靜靜地就象平放于此的平面鏡。 大約20分鐘的行程,汽車把我們帶到了金鞭溪口,在鄧導的黃旗帶領下我們開始了長達7.5km的金鞭溪觀光旅程。金鞭溪兩旁奇峰林立,仿佛一盤玲瓏易透的翡翠真是美不勝收。一路上幽深巍峨、古樹參天、流水潺潺…… 金鞭溪兩旁奇峰危立夾峙,因“金鞭巖”而得名,蜿轉曲折,隨山而移,紆曲穿行在峰巒幽谷之間,迤邐延伸于鳥語花香之中。 我們順著較為平坦的山間小道緩緩前移著,一邊歡歌一邊聽著潺潺的溪流,那溪水清澈、透明,一眼就能夠將小溪看個痛快,充滿著無窮的誘惑,真想溶于其中喝個夠,索性我們脫了鞋子,挽起褲腿,急切的直奔溪水而去。那水不但清澈而且涼爽得很,讓人充分感受到了秋天的氣息,一時興起大家打起了水仗,那開懷的笑聲直沖云端,在山谷回蕩…… 山道完全掩映在綠色的樹蔭下,整個山道走下來沒有一處看得見灼熱的太陽,形成一條細長的綠色小隧道。特別的是中途的一片原始的楠木林,讓人過目難忘。它集多種楠木品種于一體,其中不乏相當珍貴的品種。那棵棵楠木筆直修長,枝椏也不多,顯得干凈、利落,猶如翠竹一般,給人以亭亭玉立的感覺,同時也給我們一種奮發向上的拼搏精神! “久旱不斷流,久雨水長綠”,這是張家界人夸金鞭溪的俗話,你瞧,它就象一條玉帶,串了十五里山峽,流到哪兒,哪兒便花鮮、草綠、樹青。就連兩岸的土家后生、妹子,都長得格外靈秀,人說是水色好。真個是:人游山峽里,宛在畫圖中,愛上這里真的太容易。 (二)黃石寨 張家界是武陵源風景區最先引起人們注意的地方,據說,光是一刀切似的削壁絕巖就有兩千多個,其平均高度為150多米。中最大、最著名的巖石叫金鞭巖,是一座三面垂直,高達300米的巨大石峰。它的巖壁如刀削,棱角分明,然而頂上卻是蒼松覆蓋,冬夏不衰。這些削壁絕巖,各有不同的姿態,以禽獸或器物命名,都惟妙惟肖,經常有云霧繚繞。極目遠望,千峰萬壑,盡收眼底,如同是精巧絕倫的山石盆景。有人形容這里的風景是"縮小了的仙境,擴大了的盆景。 不到黃石寨,枉到張家界,可見黃石寨在張家界和人們心目中的分量了。吃過中飯我們便來到了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極品景點黃石寨。由于這里的傳說和漢留侯張良有關,讓我們一進入這里便可以嗅到那股子濃濃的戰爭味道。 免費的環保車帶著我們來到黃石寨索道站,乘索道直上黃石寨。這讓我想起了十年前的張家界之行。那時還沒有索道,到黃石寨完全靠我們用自己的一雙腳去記數那3878級臺階!那登山時的情景又浮現在我的眼前,一路上大家雖然疲憊不堪,但也在辛苦中尋找著樂趣,領隊給大家提出了一個獎勵辦法,就是讓最后一名送給第一名一個溫馨的吻,呵呵,有刺激、有激勵就會有動力,那些男同胞們似乎突然增添了無窮的能源動力十足,開足馬力只奔目的地,有心讓同去的女同胞們落在最后,可見他們居心叵測呀…… 3878級臺階,在我們的腳下緩慢的延伸著,一路的風景慢慢地向后退去。沿途可見的挑擔民工的汗水、佝僂著的背和沉沉的擔子在我們心里烙上了深深的印記,他們為了給游客消暑、解乏,不惜千里迢迢把飲料、食品和有關日常用品靠自己的雙肩,爬上3878級的臺階送到游客們需要的地方,一瓶飲料賣個5倍以上的價格是不為過的。中途休息的時候我們還看到了土家阿妹的針繡表演、欣賞過土家山歌……如今旅游也變得輕松了許多,索道代替了雙腳,避免了“殘腿”之苦。 記得那時還有一個非常搞笑的鏡頭,那就是在我們下山的時候,碰到了一位賣何首烏的漢子,只見他手提著一串串的何首烏,個個長得惟妙惟肖,形似人體。同事小李見狀很是喜愛,于是毫不猶豫的掏出10元人民幣買下了一對夫妻何首烏,那男女的輪廓分明,栩栩如生。導游知道后告訴我們說那是人工制作的,不信可以看看,于是大家都要求小李拆開來,果然那對“夫妻”的手腳都是用牙簽插上去的,由蘿卜組裝而成,氣得小李抬手將那對組合“夫妻”扔下了山崖。 黃石寨有“定海神針”、“南天一柱”、“摘星臺”、“天然壁畫”等眾多的景點和觀景臺,是張家界美景最集中的地方,同時也是張家界最大的凌空觀景臺。站在臺上縱眼南望,奇峰怪石盡收眼底。這里的山峰真的很奇特,一路發現有好多的山峰都是“比薩斜塔”式的結構,一層往外突出著,層層如此疊加,似乎隨時都可能倒塌,每到這樣的地方,我們大家都會抱頭鼠竄,嬉鬧而過。真個是峰峰奇特,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風韻…… (三)急流回旋 下山的時候我們經過了緊鄰景區吳家峪口門票站的“急流回旋”,這里位于五陵源索溪湖天然瀑布下,是2008年奧運會急流回旋的比賽指定訓練基地,并在2003年首次成功承辦了全國錦標賽及“五城會”皮劃艇比賽。它與自然漂流不同,它將自然漂流的激流、旋渦、暗礁、險灘等全部精華在賽、游道內充分再現,它濃縮了漂流的精華,具有新奇刺激、爽情浪漫、有驚無險,游程適宜等特點。 武陵源是張家界的核心風景名勝區,其水景有“水八百”之稱,以“樂旱不斷流,久雨水碧綠”為特色;山則以“三千奇峰”成為世界峰林“家族”中獨一無二的品牌。它以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五絕”而聞名于世。包括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天子山自然保護區、楊家界景區四個大景區,由此可以看出這里是以自然為主題的風景區。境內奇峰林立、怪石嶙峋、樹茂林豐、溶洞群布、溝壑縱橫。是一集峰、橋、洞、湖于一體的大自然迷宮。 (一)金鞭溪 8月7日這天,晴空萬里,我們的鄧導游告訴我們說昨天這里還在下雨,可今天、明天這里都會是好天氣,看來這里是歡迎我們這幫遠方而來的客人的。 這天我們早早地就來到了武陵源大門口,可誰知還有更早的,因為前面已經排了長長的隊伍,我們在導游的黃色小旗下隨著隊伍緩緩前移。 進得武陵源的大門,我們便換乘這里專用的環保免費公車,在蜿蜒的山道上行駛著,不一會汽車帶著我們經過了三個短小的全人工小隧道,這三條小小的隧道僅僅只能容納一輛汽車通過,似乎有稍微的不小心就會擦到車身,長度大約只有60米左右。我正奇怪汽車是怎么那么有次序的通過而沒有發生“接吻”現象的,眼前的紅綠燈吸引著我,原來汽車的進出和都市一樣是靠紅綠燈指引的。隧道的內壁就菠蘿一樣的凸凹著,這是人工仔細雕琢而成,為了保護水庫和自然的風貌,這里完全是采用最原始的人工方法打通的隧道。 在隧道的左邊就是一個水庫,這水庫里的水很是特別,那個綠啊,就象是山上樹葉里流出的汁水,勾人食欲,真想捧一把入口,品嘗那“匯源果汁”的味道。整個五陵源的八百秀水恐怕就只有這里是這樣帶有色彩的水了,靜靜地就象平放于此的平面鏡。 大約20分鐘的行程,汽車把我們帶到了金鞭溪口,在鄧導的黃旗帶領下我們開始了長達7.5km的金鞭溪觀光旅程。金鞭溪兩旁奇峰林立,仿佛一盤玲瓏易透的翡翠真是美不勝收。一路上幽深巍峨、古樹參天、流水潺潺…… 金鞭溪兩旁奇峰危立夾峙,因“金鞭巖”而得名,蜿轉曲折,隨山而移,紆曲穿行在峰巒幽谷之間,迤邐延伸于鳥語花香之中。 我們順著較為平坦的山間小道緩緩前移著,一邊歡歌一邊聽著潺潺的溪流,那溪水清澈、透明,一眼就能夠將小溪看個痛快,充滿著無窮的誘惑,真想溶于其中喝個夠,索性我們脫了鞋子,挽起褲腿,急切的直奔溪水而去。那水不但清澈而且涼爽得很,讓人充分感受到了秋天的氣息,一時興起大家打起了水仗,那開懷的笑聲直沖云端,在山谷回蕩…… 山道完全掩映在綠色的樹蔭下,整個山道走下來沒有一處看得見灼熱的太陽,形成一條細長的綠色小隧道。特別的是中途的一片原始的楠木林,讓人過目難忘。它集多種楠木品種于一體,其中不乏相當珍貴的品種。那棵棵楠木筆直修長,枝椏也不多,顯得干凈、利落,猶如翠竹一般,給人以亭亭玉立的感覺,同時也給我們一種奮發向上的拼搏精神! “久旱不斷流,久雨水長綠”,這是張家界人夸金鞭溪的俗話,你瞧,它就象一條玉帶,串了十五里山峽,流到哪兒,哪兒便花鮮、草綠、樹青。就連兩岸的土家后生、妹子,都長得格外靈秀,人說是水色好。真個是:人游山峽里,宛在畫圖中,愛上這里真的太容易。 (二)黃石寨 張家界是武陵源風景區最先引起人們注意的地方,據說,光是一刀切似的削壁絕巖就有兩千多個,其平均高度為150多米。中最大、最著名的巖石叫金鞭巖,是一座三面垂直,高達300米的巨大石峰。它的巖壁如刀削,棱角分明,然而頂上卻是蒼松覆蓋,冬夏不衰。這些削壁絕巖,各有不同的姿態,以禽獸或器物命名,都惟妙惟肖,經常有云霧繚繞。極目遠望,千峰萬壑,盡收眼底,如同是精巧絕倫的山石盆景。有人形容這里的風景是"縮小了的仙境,擴大了的盆景。 不到黃石寨,枉到張家界,可見黃石寨在張家界和人們心目中的分量了。吃過中飯我們便來到了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極品景點黃石寨。由于這里的傳說和漢留侯張良有關,讓我們一進入這里便可以嗅到那股子濃濃的戰爭味道。 免費的環保車帶著我們來到黃石寨索道站,乘索道直上黃石寨。這讓我想起了十年前的張家界之行。那時還沒有索道,到黃石寨完全靠我們用自己的一雙腳去記數那3878級臺階!那登山時的情景又浮現在我的眼前,一路上大家雖然疲憊不堪,但也在辛苦中尋找著樂趣,領隊給大家提出了一個獎勵辦法,就是讓最后一名送給第一名一個溫馨的吻,呵呵,有刺激、有激勵就會有動力,那些男同胞們似乎突然增添了無窮的能源動力十足,開足馬力只奔目的地,有心讓同去的女同胞們落在最后,可見他們居心叵測呀…… 3878級臺階,在我們的腳下緩慢的延伸著,一路的風景慢慢地向后退去。沿途可見的挑擔民工的汗水、佝僂著的背和沉沉的擔子在我們心里烙上了深深的印記,他們為了給游客消暑、解乏,不惜千里迢迢把飲料、食品和有關日常用品靠自己的雙肩,爬上3878級的臺階送到游客們需要的地方,一瓶飲料賣個5倍以上的價格是不為過的。中途休息的時候我們還看到了土家阿妹的針繡表演、欣賞過土家山歌……如今旅游也變得輕松了許多,索道代替了雙腳,避免了“殘腿”之苦。 記得那時還有一個非常搞笑的鏡頭,那就是在我們下山的時候,碰到了一位賣何首烏的漢子,只見他手提著一串串的何首烏,個個長得惟妙惟肖,形似人體。同事小李見狀很是喜愛,于是毫不猶豫的掏出10元人民幣買下了一對夫妻何首烏,那男女的輪廓分明,栩栩如生。導游知道后告訴我們說那是人工制作的,不信可以看看,于是大家都要求小李拆開來,果然那對“夫妻”的手腳都是用牙簽插上去的,由蘿卜組裝而成,氣得小李抬手將那對組合“夫妻”扔下了山崖。 黃石寨有“定海神針”、“南天一柱”、“摘星臺”、“天然壁畫”等眾多的景點和觀景臺,是張家界美景最集中的地方,同時也是張家界最大的凌空觀景臺。站在臺上縱眼南望,奇峰怪石盡收眼底。這里的山峰真的很奇特,一路發現有好多的山峰都是“比薩斜塔”式的結構,一層往外突出著,層層如此疊加,似乎隨時都可能倒塌,每到這樣的地方,我們大家都會抱頭鼠竄,嬉鬧而過。真個是峰峰奇特,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風韻…… (三)急流回旋 下山的時候我們經過了緊鄰景區吳家峪口門票站的“急流回旋”,這里位于五陵源索溪湖天然瀑布下,是2008年奧運會急流回旋的比賽指定訓練基地,并在2003年首次成功承辦了全國錦標賽及“五城會”皮劃艇比賽。它與自然漂流不同,它將自然漂流的激流、旋渦、暗礁、險灘等全部精華在賽、游道內充分再現,它濃縮了漂流的精華,具有新奇刺激、爽情浪漫、有驚無險,游程適宜等特點。 本打算嘗試嘗試的,可由于大多數人不愿意嘗試或者嫌這里的水太涼、亦或不夠刺激而不得不放棄,而我卻感覺萬分的遺憾,多想在詩與畫的天地里,在山與水的懷抱中,享受激情與回旋帶來的無限快感,真正體味看山玩水的樂趣,讓余味源遠流長…… (四) 天子山第二天我們一早就乘車來到天子山索道排隊等候,索道的人可真多啊,密密麻麻的排成了長隊,我們只好靜靜等候著。在同伴的驚呼聲中我們的索道車緩緩上升著,放眼望去一片山的海洋在我們的身下掠過,真可謂“一覽眾山小”啊,如果不是親自感受是無法體驗此時此刻的妙處的。 走下索道纜車,又是免費的環保汽車把我們帶到了“賀龍公園”。瞬間就感覺整個的天子山就在我們腳下了,我們漫步在景區內,觀賞著御筆峰、天女散花……天子山景區內,圍繞“天子”二字命名的地方還真不少:天子峰、天子洞、天子院、大子堰、天子廟、天子洲等等。 其實,這里明朝以前與張家界一起稱青巖山,因青石林立而得名。傳說土家族首領向大坤,應青巖山下黃龍泉洞內隱居的學士李伯如的邀請,率隨從家眷上了“青巖山”。大坤上山后,在李伯如輔佐下,揭竿起義,建邦立地,僭稱王號,曰“向王天子”, 最終向大坤戰死于神堂灣懸崖下,各族人民為緬懷紀念他,將他生前戰斗和生活過的地方,都以“天子”命名,任何強制性的手段都沒有阻饒土家族人民一直稱之為“天子山”。 山之骨在于石,石之美在于奇。石峰多、石峰奇、石峰秀。各峰造型奇特、氣勢磅礴,如晴天霹靂,又似萬馬長嘶……武陵源共有峰林3103座,均在400米以上。而這里卻占有2000多座,并很相對地集中在一起,其姿態萬千,蔚為壯觀。 導游告訴我們說天子山有四絕:峰林、冬雪、云海、日出。可惜的是四絕中我們唯一能夠見到的就只有那隨時隨地均可一見的峰林了,只有山峰是不受氣候、環境等外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夏天是無法看見冬雪的,屬于自然淘汰掉了;而云海則是要等到雨過天晴的時候,我們來到這里就一直是晴朗的天,白白的云是無法領略那天邊的彩虹和浪漫、美麗的云海的;就連日出也不是最佳的觀賞時節,多少有些遺憾…… (五)十里畫廊 下得山來,我們又來到了索溪峪的十里畫廊。索溪峪除了景色和張家界同樣雄奇之外,還更多幾分神秘色彩。峪內有一條甘溪溝,寬約二三百米,長約十里,人們叫它“十里畫廊”。就在淺淺的溪流兩岸,排列著奇特多姿的石峰。茂密的林木花草,從溪岸一直鋪到山頂。在"畫廊"的盡頭,有一處叫"神堂灣"的地方,不但到處是奇峰絕壁,而且還是一個瀑布的世界。索溪峪不但山奇、水秀,而且還有洞幽、"橋"險的特點。這里已發現的溶洞就有七個,其中黃龍洞最為宏偉,有能容萬人的大廳。黃龍洞被認為是索溪峪的一寶。“橋”是一些自然形成的天生橋,其中有一個長約10多米,寬不足1米,卡在100米多深的斷峽間,險峻異常。 這里是三步一景、五步一峰,美景無限、目不暇接。我們暴露在這樣的大峽谷中間,沒有樹蔭的庇護,這夏日的陽光格外熾熱難耐,我們都撐起了隨身帶著的雨傘,此刻的作用卻是用來遮陽。整個的索溪峪敞開它熱情的胸懷迎接著陽光的慷慨。著名的“采藥老人”就佇立在這里,在這里還有夫妻巖、三姐妹、金雞報曉、揮動右手的迎賓使者…… 這里的山峰有的薄似一塊巨大的千層餅直立著,似乎用手輕輕一推便可以將其扳平,可它卻是如此的堅韌能夠承受這么長久的風雨洗禮,不能不讓我們嘆服大自然的神奇、詭異。 (六)黃龍洞 下午我們乘車來到了華夏一絕的“地下魔宮”黃龍洞,黃龍洞有13個大廳,96條走廊,3處瀑布和一條陰河,洞深15公里,總面積20公頃,分龍宮、水晶宮、石琴山、天仙水、仙人掌、響水河等六個游覽區。洞內鐘乳浮懸,石柱、石幔、石瀑、石川、石鞭、石花等等,五顏六色,精致美觀。 剛剛進入洞口便好象來到了另外一片天地,洞里洞外相差著一個季節!剛剛我們還處在炎炎的夏日里,突然就來到了春的懷抱中。而且讓我倍感親切的是這洞俯似乎根據我的身高設計的,導游讓大家低頭通過的時候我卻能昂首前進,絲毫沒有讓我低頭的意思,讓我感到萬分的欣慰。 我們順著滑滑的石板路前進著,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奇異的世界。這里石柱仰望著洞天,石鐘乳倒掛金勾,默默地望著石柱,等待著融合。這一對對的石鐘乳和石柱就構成了奇妙的鐘乳石。有的已經望眼欲穿在長期的等待中枯竭、死掉,留下深深的遺恨;有的生命力極強,正接受著一滴一滴的甘露滋潤,發揮著巨大的潛能,即將完成生命的對接。 在龍宮里,有高達19.2米的定海神針、17米的雪松、還有黃龍捆綁一、二號火箭……看見后宮閃爍迷離的燈火,導游告訴我們得趕快離開,特別是男同胞們是不得擅自入內的,免得惹惱了龍王,還是趕緊悄悄離開吧…… 我好奇地伸手去摸了摸那些石柱,感覺上面是濕漉漉、滑滑的,感覺很有黏度,洞頂滴下的水中大概含有礦物質所以才會如此有黏性吧? 走出龍宮,我們來到了“仙天橋”,此橋長22米、寬3米,行走其上仿佛走在仙境一般,好象只要走過去就會通向理想的彼岸……走在這離奇的迷宮里,似乎行走在迷幻的世界,不由自主地飄飄欲仙起來,恍惚間竟然不知自己身處何處,不知今夕何夕,仿佛游走在仙家、夢境中。 走完這250米的旱路,就來到了80米的地下水域。我們乘坐游船暢游在地府陰河,別有一番滋味。我一時興起把手伸進河水里,頓時一陣刺骨的涼氣朝我襲來,慌忙縮手哈氣。我靈機一動把我帶的一瓶純凈水放在河水里隨船漂流,等到岸時已經成為一瓶冷藏過的冰水了,喝一口冰涼冰涼的,那透心的涼保存在了這夏天的春里…… 我們走在回歸的路上,難舍那迷人的境地,這里的山充滿靈氣,這里的水纖塵不染,象一首優美的詩超然于世,把我們的想象引入一個朦朧、神秘、深遠而迷人的境界。
關鍵字: 公園 天子山 奇峰 張家界 武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