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西端終點嘉峪關長城
天下第一關
嘉峪關長城在嘉峪關市西南隅,因建于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朝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建于1372年。關城平面呈梯形,面積33500余平方米,城墻總長733米,高11.7米。城樓東、西對稱,面闊三間,周圍有廊,三層歇山頂高17米,氣勢雄偉。關城四隅有角樓,高兩層,形如碉堡。登關樓遠望,寨外風光盡收眼底。
嘉峪關長城
嘉峪關長城,在嘉峪關市區西南6公里處,位于嘉峪關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墻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萬里長城最西端的關口,以巍峨壯觀著稱于世,被譽為“天下雄關” 自古為河西第一隘口。嘉峪關長城關城始建于明洪武五(1372年)年因地勢險要,建筑雄偉而有天下第一雄關連陲鎖鑰之稱。它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組成重疊并守之勢,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軍事防御體系。現在關城以內城為主,周長640萬平方米,面積2.5萬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黃土夯筑而成,西側以磚包墻,雄偉堅固。內城有東西兩門,東為光化門意為紫氣東升,光華普照;西為柔遠門意為以懷柔而致遠,安定西陲。在兩門外各有一甕城圍護,嘉峪關內城墻上還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樓共十四座。嘉峪關關城是長城眾多關城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
嘉峪關長城
走進嘉峪關這座以明長城最西端重要關隘命名并因之而聞名遐邇的城市,就像走進了長城的天然博物館——嘉峪關關城,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以及橫亙于戈壁之上隨處可見的漢、明長城,這些珍貴的長城遺址、遺跡,串接成一條歷史文化長河,滋養著嘉峪關的城市文化,鑄造了嘉峪關獨特的城市品格,生活在長城腳下的嘉峪關人也自始至終珍視著這份寶貴的遺產,繪就了一幅保護長城、開發長城文化旅游的宏闊畫卷。
關鍵字: 嘉峪關 天下第一 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