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長途旅行注意事項
自行車是很容易擁有的交通工具,且騎車旅行不但方便自由,能鍛煉身體,還可以領略到更多不為人們所注意的景觀,所以,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熱衷于長途騎自行車旅游、考察等等。當你準備騎自行車做長途旅行又沒有經驗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準備好一輛自行車
在路上
自行車旅行,首先要準備的就是自行車。如果有條件,最好選用專門為自行車旅行設計的27英寸全地貌車。該類型車一般配有前后車架,能載重150公斤(包括騎行者)以上,避震性能較好,輕便結實,能適應各種道路狀況。缺點是價格昂貴,零配件目前在國內較難買到。
我們一般騎行的26英寸以下的輕便自行車不太適合于自行車長途旅行。可選用比較老式的28英寸加重自行車。如是新車,在你出發前一定要磨合200到300公里,重新全面調整后再上路。如是舊車,要經過全面大修,特別要對車座進行加工改造。車座不宜太硬或太小,最好加上一個3到5厘米厚的海綿坐墊。注意一定要保持坐墊表面干燥且不能有褶皺和縫合接縫,長時間騎行時方不至于磨破皮膚或長痱子。車座不宜太高或太低,以個人騎行舒適為宜。車把基本上應與車座高低相等,高低差距在3到5厘米以內為好。還應在自行車前后安裝好掛包架。背著背包長途騎行非常疲勞和不舒服。最好還應在自行車大梁上安裝一個水壺架,以便在騎行中可隨時方便取用飲水。另外,在車胎內注入一些補漏劑,一旦車胎被刺破,只需將刺入物拔除,破孔向下打足氣,即可自動將破孔堵住,保證繼續騎行。
另外,出發前,你一定要掌握自行車的調整和修理,包括;補胎、更換車條、更換剎車塊,修理、調整前中后軸、修理飛輪等。
準備隨身物品
裝備眾多
服裝:如果是在夏季或在較暖和的季節騎行,最好能購置專門設計的短騎行服。它具有保溫、透氣、擋風、防雨等功能。騎行褲內還有真皮墊,防磨且透氣(只是價格比較昂貴)。如沒有騎行服,可直接穿著有彈力的緊身褲,里面不要再穿著其它服裝,并且在經常摩擦的部位涂抹一些能起潤滑作用的油脂。
夏季騎行應穿著長袖上衣和遮陽帽,以免曬傷皮膚。冬季騎行除注意保溫外,還要注意防止衣褲或鞋襪過緊而導致血液循環不好,引起凍傷。另外,騎行時不能戴口罩,因為如果戴口罩,呼出的熱氣會在不知不覺中在口罩外面結成薄冰,造成面部凍傷。冬季最容易凍傷的部位是耳朵、鼻子和手腳,要特別注意這些部位的保溫。
最好準備一件雨批,除防雨外,還有其他許多用途;
騎行眼鏡:有色的可防強烈的陽光照射,無色的適用于陰天,還有一種淺黃色的專門適用于夜間);
小藥箱(治療腹瀉、腸胃不適、感冒、水土不服、消炎、外傷,眼藥水等藥品);夏季還應準備一些十滴水、風油精、清涼油、痱子粉等;冬季則要準備一些凍瘡膏、姜茶之類。
騎行中要注意的問題
一直向前
首先是騎行速度問題。騎行速度要根據身體狀況、路途遠近和假期長短來決定。一般來說,如果路面平坦,每小時騎行20公里左右。山地或丘陵地形,每小時騎行10到15公里左右較為合適。每天騎行的時間,在開始的3天到一周內,不宜太長。已每天6到7小時,騎行120到130公里較為合適。身體適應后,每天增加20到30公里,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長途騎行后兩腳會充血腫脹。休息時要平躺,盡可能把腳墊高,以促使血液循環。如有坡度不大的斜坡,也可頭朝下地躺下休息片刻或把腳放在自行車上休息一下。
途中宿營時,營地要選擇干燥背風的地方,附近應有水源,隨身帶一個防潮墊。換上干燥的衣褲,穿上雨衣,躺在防潮墊上,并且時間不宜過長,切不可穿著汗濕的衣服就地隨意躺臥。睡覺時,將東西放到一個可用身體遮擋的死角中,以防丟失。有村落處,借宿是好辦法。
夏季,由于氣溫太高,白天騎行體力消耗極大,容易中暑等,不宜騎行。最好選擇在早晚騎行。遇到柏油融化的路面,千萬避開,如別無選擇,先上土路讓車輪沾些黃土,以防被粘住。
冬季騎行時,如感到皮膚發癢、紅腫、麻木甚至起水皰時,要盡快用凍瘡膏輕輕涂抹并做好局部保溫。切不可因發癢而使勁搓揉。
在比較干燥的地區騎行時,應在鼻腔內涂抹一些油脂,避免鼻腔干燥,保障呼吸順暢。夏季騎行時,如感到頭暈頭痛、全身無力、煩躁心慌、惡心嘔吐、舌干口渴、出虛汗、心跳加快等癥狀,要迅速到陰涼處躺下休息,馬上服用一些十滴水。等身體恢復后在逐漸活動。切記不可用扇風法降溫。
關鍵字: 旅行 注意事項 騎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