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岔溶洞
崗岔位于合作市正北方26公里處的崗岔行政村。該地的喜拉溝風景秀美,溝兩側山峰丘陵連綿,草地、灌木、森林等植被覆蓋良好,溝內溪水四季奔流,清澈見底。每逢夏季,天高云淡,絢麗多彩的草原牧區風光讓人陶醉,與分布兩側的奇山異峰、石柱、石墻以及四處可見的丹崖赤壁,高原藥泉、嶂林互相映襯,構成一幅和諧的自然美景。進喜拉溝不遠,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崗岔寺院,座落在似大鵬展翅的山翼上,至今仍有一定信徒,對探討藏族宗教和佛學的深邃有很高的價值。
崗岔以奇特的溶巖洞地貌,石林風光為特色。年代久遠的摩崖石刻,記載與回晌著古時征西大將軍路經此神境的歷史之音。這兒的山峰與石崖相對,順溝綿延,山勢峙瓏,松柏蓊郁。有些嶂頂的石崖上,崖縫中深扎著棵棵虬勁的松柏樹,展示著自然界中生命的神奇。
沿喜拉溝一帶共有石炭巖溶洞及天然巖洞7處,極具特色。2處天然修仙坐禪洞窟,曾有好多高僧大德慕名修行過,里面現仍存有打坐修行的撣臺,置身其中更添幾分神松色彩。2處穿巖洞,傳說一處是神母做飯時神力開鑿灶臺及煙囪時留下的遺跡,一處乃神母的神箭將石崖從中射穿所致。迷人的傳說與眼前的景物令人浮想聯翩。而兩處景致更佳的巖溶洞更讓人著迷。一處為喜拉乃康大神洞,洞內有洞,洞下有洞,洞洞相通,斜向下延伸,寬窄不一,寬處如大廳,窄處僅容一人爬行。洞深處五顏六色的彩石,形態各異有如葡萄形狀的石鐘乳,似水晶迷宮,任想象馳騁,別有情趣。另一處滴水巖洞,深15來左右,洞口窄腹寬,洞腹內有古猿人化石、恐龍化石等各種造型的奇石。右側有一支洞,其深處有十八羅漢與釋迦牟尼造型佛像鐘乳石,與支洞口的兩座佛塔石像,構成一座天然佛殿經堂,堂內形似豬頭等造型的鐘乳石如供品一般,洞頂似掛珠紹玉,洞奇石美令人感嘆不已。
關鍵字: 巖溶洞 石鐘乳 自然界 鐘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