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的故鄉互助土族自治縣
互助土族自治縣位于青海省東部、海東地區北部,北倚祁連山脈達坂山,與海北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相接,東北與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和永登縣毗鄰,東南與樂都縣接壤,南以湟水為界,與平安縣相望,西靠大通縣,西南與省會西寧市相接。全縣東西長86千米,南北寬64千米。總面積3321平方千米。總人口37萬人(2004年)。以漢族為主,土族約占總人口的17%,還有藏族、回族等。
縣人民政府駐威遠鎮,距行署駐地70千米。郵編:810500。代碼:632126。區號:0972。拼音:huzu tuzu zizhixian。地處湟水谷地北側和大通谷地西南側山地、溝谷地,湟水河自西向東流經境南,大通河自西北向東南流經縣境東部。年均氣溫3.4℃,年降水量400-600毫米。
互助土族自治縣
互助土族自治縣位于青海省東北部,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結合部,北倚祁連山脈達坂山,東與甘肅省毗鄰,西南與西寧市接壤,東西長86公里,南北寬64公里。 2001年,互助土族故土園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aaaa級旅游區。
互助縣世居著一個勤勞純樸、能歌善舞的民族──土族。土族人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土族婦女的袖子用紅、黃、黑、綠、白等不同顏色拼成,恰似天上彩虹,因此,這里被譽為“彩虹的故鄉”。
“輪子秋”是土族人創造的一項體育娛樂項目,曾代表土族參加了四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和好評。土族舞蹈“安召舞”節奏明快、場面熱烈,是土族人歡樂的表達方式。
這里有風景如畫的北山國家森林公園。奇松怪石、林海云濤、流泉飛瀑、珍禽異獸構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總面積達11.3萬公頃,公園內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其中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植物就有400多種。整個公園風景秀麗、奇景迭出,有藥水泉瀑布、達坂紅葉、胡勒天池、擎天一柱、十二盤坡、孔雀崖、妖魔洞、小三峽(卡索峽、 青崗峽、下河峽)等王牌景點;威遠古鎮中心有一鼓樓,始建于公元1624年( 明天啟四年),高18.9米,三層,木結構建筑,雕梁畫棟、 飛檐斗拱、雍容大方;在縣城威遠鎮北15公里處,便是南門峽景區,峽口東西兩山對峙,絕壁千丈,山上林木繁茂,山下溪水淙淙。始建于1973年的南門峽水庫,蓄水量達1800萬立方米。“五峰煙雨”在清代就被列為湟中八景之一,龍泉飛瀑、青山翠峰是這里的主要特色,每年六月六,這里一年一度的五峰山花兒會,使這里成了“花兒之海”。 互助縣境內還有始建于1604年(明萬歷三十二年)的佑寧寺、地處湟水北岸,依崖而建的白馬寺。
互助土族自治縣
園內安召舞、輪子秋、土族婚禮、篝火晚會等表演項目以及民俗用品展覽、土族特色小吃等土族特色旅游項目齊全。威遠鎮吉家灣村、東溝塘拉村、大莊村等的民俗接待點旅游項目齊全,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大,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土族人用青稞釀酒,其味清醇甘冽、回味綿長,有 “開壇十里游人醉”之美譽。如今,全國最大的青稞釀造基地“青海青稞酒集團”就建在威遠鎮,生產的三個系列、七十多個品種的青稞酒行銷全國各地。
互助是我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土族信仰喇嘛教,能歌善舞,服裝富有民族特色。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九月初九等民間節日,互助旅游區內多舉行“花兒演唱會”。該縣還有佑寧寺、五峰寺、瑪藏觀(即白馬寺)、北山林區等景觀。
美食
血腸
是將羊血加上一些佐料灌進羊腸里做成的,吃在嘴里有點兒沙,但味道還是挺好的。西寧人說會吃血腸的人是不會讓人把血腸里的血煮成全凝固狀的,要的是帶半流質,能喝的血腸,這樣吃起來才有味。
糌粑
那是藏民的食品。但因青海大都是藏民區,因此,吃著糌粑就不奇怪了。它是以青稞磨成粉為原料,經炒熟后,以酥油為粘合劑制作而成的。
醪糟
南方被稱為酒釀的差不多,只是更稀一些,也就不刺激喉嚨了。還有在醪糟的基礎上加上些水果做成的叫做高香湯的,也是一種美食。
住宿
寶豐賓館 ★★
電話:0971-7511999 6267557
地址:西寧市南川西路84號
寶豐苑賓館 ★★
電話:0971-6256088 6267557
地址:西寧市南川西路98號
青藏鐵路招待所 ★★
電話:0971-7193351 7193351
地址:西寧市建國路26號
關鍵字: 大通縣 海東地區 甘肅省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