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靈魂的青海少數民族歌舞
羌 笛
民間吹奏樂器。從漢代流傳下來,流行于河湟地區。一種古老的六聲階雙管豎笛。用空心細竹燙6孔,并列扎在一起,長15-20厘米,粗如小指。楊樹枝嫩皮做簧,插入管頭。
少數民族歌舞
龍 鼓
民間打擊樂器。又叫羊皮鼓。流行于河湟地區的漢、藏等族。以荊條為框,有桃形、圓形等,鼓面繃以羊皮,直徑50厘米左右,裝手柄。鼓面彩繪龍和其它圖案。用時,手持鼓柄,用柔性木棍平敲。多用以寺院跳欠、神會。同仁地區藏族以此為道具,由數十人參加表演的龍鼓舞,舞步緊隨鼓點,其聲震天,雄壯異常。
河湟社火
傳統的民間文娛活動。流行于河湟地區。每年農歷正月初八日至十五日進行。整個社火是包括音樂、舞蹈、曲藝、戲劇、雜劇在內的綜合性文藝演出。節目繁多,包羅面廣,有秧歌、龍燈、獅子、牦牛、旱船、騎驢、高蹺、高臺、大頭羅漢、胖婆娘等。
藏族能歌善舞,其歌舞在祖國大家庭中自成體系,異彩紛呈。其中最為常見的有“卓”、“依”、“則柔”、“熱巴”、“熱衣”、“鍋娃”、“小鳥舞”、“清朝舞”、“獅子舞”、“踢踏舞”等。
關鍵字: 羊皮鼓 羌笛 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