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大寺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處文都鄉拉岱村,交通便利,行至循同公路景點指示牌處,有1公里三級土路可達,距縣城18公里,距西寧市上165公里,是集旅游觀光、體驗民俗、宗教朝覲為一體的旅游景點。
是循化地區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文都大寺是規模較大的藏式寺院建筑群,該寺座西向東,依山而建,氣勢磅薄,南林北峰,一片蒼翠,環境幽雅,景色美麗,聞名全國。初建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元代以前,據傳,最初在寺院上方有一座小經堂,該寺是十世班禪大師先祖薩迦派高僧嘎玉巴喇嘛喜饒堅贊奉八思巴之命修建的。
據史料記載,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西藏薩迦派高僧噶希哇middot;喜饒堅贊和胞弟阿丹奉命來到文都地區。喇嘛噶希哇middot;喜饒堅贊讓原居于今文都寺址的苯教徒遷至對面翁保才地方,在此地創建薩迦派。阿丹的兩個兒子分別留居文都和中庫地區,成為文都寺主要施主。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改宗為格魯派,是青海境內最早的格魯派寺院,文都寺是十世班禪大師幼年學經的地方,也是他回鄉后進行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
這個大寺所有建筑在文革中全部被毀,1980年開放后,先后建成大經堂、三世佛殿、護法殿、多哇賽東殿及數處昂欠。此外,新建班禪行宮37間,小經堂1座37間,藏醫室20間,茶房43間。大經堂長11間,寬9間,共兩層,120根大柱,殿內正中是十世班禪大師的銅像,像高丈余,坐在蓮花臺之上,造型精美生動,堂內班禪大師銅像左右兩側有眾多精美塑像和銅像,殿外還有精致的壁畫。
這些佛像和壁畫大多出自著名的工藝美術大師文都鄉牙兄村的宗澤拉杰之手,保持了藏傳佛教傳說的藝術風格,是全省重修大經堂中最宏偉的一所。主要宗教活動有:正月祈愿法會;2月春季法會;4月守齋戒會;4月為夏季法會; 8月25日至 9月15日為秋季法會;10月25日至11月1日是燃燈節和供奉大法會、宗喀巴逝世紀念會; 12月5日至11日,是年終食施供養會,以誦經為主。
關鍵字: 文都鄉 格魯派 薩迦派 藏傳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