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禪故居
十世班禪大師額爾德尼的故居,坐落在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文都藏族鄉麻日村,距循化縣城20公里。l938年正月初三日,大師在此誕生。大師祖籍西藏薩迦,元初遷來循化,明代起世襲百戶,清末升為千戶,管轄quot;文都七族quot;。
麻日村位于夏當山麓,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有小河自南向北流入黃河。穿村而過的公路,連接循化縣城和黃南州。在班禪大師故居莊廓內,一棵參天古樹,郁郁蔥蔥,高聳挺拔。莊廓呈“品字形;外院有停車場、雜物房、倉庫等;東面并排兩院:北側舊居為家庭成員住宅,南側是正院。正院是主體建筑,三面蓋有兩層藏式樓房。樓上北面為經堂;西面是會客室,東面是大師臥室,梁棟門戶全部油漆彩繪,窗子用高級玻璃裝飾,顯得富麗堂皇,古雅莊重。經堂檐下正中有墨底巨幅匾額一方,上鐫“河源須彌鍍金大字,兩邊有“九曲安禪愛國早傳拒虜,八方向化護教所以寧邦的楹聯,系1983年10月l日縣城鄉誼為恭賀大師新居落成而贈。故居現已成為旅游者參觀和佛教信徒的朝拜地。
離開故居西行,爬過夏當地(文都寺山),便見安多藏區有名的文都大寺。文都大寺始建于明洪武三十五年(即公元1402年),至今已586年。該寺藏文全稱為“具德吉祥法輪寺,創建人是阿丹家族的高僧喜饒堅贊,原系薩迦派佛寺,后宗喀巴改革藏傳佛教,遂成為格魯派寺院。
文都大寺以研習佛教的顯密哲學聞名藏區,鼎盛時期僧眾達500人,占地60畝,擁有佛塔兩座,經堂、佛殿、贊亢12座,昂欠(即活佛院)8處,僧舍290處。從遠處眺望,整個建筑群依山勢布局,錯落有致,經過這幾年重新修葺,顯得更加宏偉壯觀,氣勢非凡。寺對面的智登山上原始云杉林郁郁蒼蒼,將文都大寺襯托得格外幽雅。其中大經堂呈兩層樓式,樓下100間,樓上50間,共計150間。有方形通天大柱210根,經彩繪后用藏毯包裹,全寺200名僧人就在這里念經;曼巴扎倉設在一個幽靜的院里,是僧人研習藏醫藏藥的地方,漢語意為“醫學院。現在曼巴扎倉對外開放,遠近群眾多來就醫。
這個寺是大師早年學經、受戒和回鄉后進行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199l年9月,建成了大師紀念塔并進行開光典禮。塔殿占1410平方米,建筑面積740平方米,殿高20米。殿內塔身金碧輝煌,美輪美奐,珠閃玉映,富麗堂皇,具有藏傳佛教特色和藏式風格,宏偉壯觀,氣勢非凡。塔殿東側建有大師紀念館,用石雕、圖片、文字等形式介紹大師生平,常有信徒朝拜和旅游者觀光。
關鍵字: 云杉林 富麗堂皇 氣勢非凡 藏傳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