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曬經臺
唐僧法名玄奘,是彪炳青史的唐代著名高僧。傳說中的唐僧曬經臺就是離玉樹縣結古鎮約30公里的通天河畔的一塊磐石,石面漆黑如墨,上面似乎有隱隱約約的字跡。
據傳,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行至玉樹境內時,被波濤洶涌、浩森無際的通天河擋住了去路。這時河底的千年老龜浮出河面,馱渡了唐僧師徒,并托唐僧向如來佛問下自己還剩多少壽數。到了西天佛國印度,唐僧虔誠拜佛,專心取經,竟忘了老龜所托。數年后唐僧師徒四人取經歸來,老龜再次幫他們馱渡通天河。渡到河心時,老龜突然問起所托之事,唐僧卻無言以答。
老龜知道唐僧不曾代門,一怒之下,搖身一晃,將馱在背上的師徒四人連馬帶經拋入河中。經卷全被泡濕,于是師徒四人在岸邊的大磐石上晾曬經文,等經文曬干收起時,不慎把《佛本行經》的經尾給沾破了,所以,在浩如煙海的佛經經卷中只有《佛本行經》至今殘缺不全,而大磐石上卻字跡猶存。后人便將這塊磐石稱為“曬經臺。當地百姓在曬經臺上方掛滿了經幡,以敬圣跡。曬經臺的美麗傳說,被偉大的文學家吳承恩寫進了中國古典名著《西游記》,為后人所傳頌。
關鍵字: 吳承恩 晾曬經文 殘缺不全 通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