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青海游
蘭 州 篇
在火車上晃蕩了26個小時,終于在1號晚上抵達蘭州。安排好住宿之后就去夜市體驗風味小吃,味道沒有想象中的好,不過醪糟還不錯(出行的人都已經會做了,想嘗的驢店報名,2塊一碗,哈哈);我們還嘗到了整個羊頭,比在淮安吃的強多了,連羊腦都燉給我們吃了,只不過膻味太重,根本下不了筷子罷了。
蘭州的住宿價格不高,只是衛生環境……唉!枕頭抖一抖,虱子來回走!第二天起床,小野就不幸被跳蚤安了家。由于過多的親密接觸,我們也都慷慨地幫她分擔了不少。蘭州出名的拉面館是金鼎,可惜火車站右邊的那家不正宗,時間上也不允許我們去白癡推薦的“馬子祿”,就去了當地人介紹的“牛家兄弟”,5塊錢的套餐還送兩碟小菜,值得去嘗嘗。
青 海 篇
2號中午11點半左右到達西寧。這里要強烈推薦西寧的夏都賓館,4人間80塊一晚,有公共的淋浴和洗漱間,衛生條件絕對可以放心。出站向右走1000米左右既可看見(左手邊)。一到西寧,就興沖沖的想嘗嘗文明全國的西寧小吃,首站選擇了連鎖店——沙力海。我們瞎點的幾道菜都不錯,一是他家的招牌菜——羊脖子,沒有骨頭,一點膻味都沒有,還可以沾醬,味道真的不錯。還有道菜要強烈推薦,叫黃菇肉片,后來在藏民餐館也吃到,但是比較起來沙力海的味道最好(青海市面上干黃菇約110左右一斤)。青海的鹿角菜長的很奇怪,但是菜不可貌相,絕對值得嘗一嘗。運氣好的話,家里的沒吃完,周末可以帶一盤給你們嘗嘗^-^
吃過午飯,坐車到西門體育館附近直接包車去塔爾寺。一般費用在20元/車(夏利),公車費用是4元/人。塔爾寺是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俗稱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也是藏區黃教六大寺院之一。都說:不去塔爾寺,不算去過青海。塔爾寺名字的來源是先有塔后有殿而再有寺,寺中的巨塔下面有棵菩提樹,與殿外的菩提樹連根生長。塔爾寺的門票35元,寺內香火很旺,但是財神太多,覺得商業化過于明顯,有點遺憾。不過光是被譽為“藝術三絕”的酥油花,壁畫和堆繡,就值得我們去看一看。寺內還有個同濟畢業的美女喇嘛,跟tt是有的拼了,前者是同濟畢業出家,后者是交大肄業回家,都浪費了大好前途啊……想買羊皮畫的,一定要在塔爾寺周圍買,因為西寧市區都見不到質地那么好的,千萬不要步我跟土著的后塵,回到市區才曉得后悔。
3號早上真正接觸到了青海湖。半路上還撞上冰雹,所謂經歷過風雨才能見到彩虹,冰雹是考驗,青海湖周圍的風景就是我們能見到的最美的彩虹。也許是怕我們這些第一次接觸青海湖的人心理承受不了那種極致美,所以之前讓雪山與草原來鋪墊。公路兩旁的草原以及成群的牛羊、零星的帳篷讓我們“內地人”(青海人的說法)興奮不已,雖然草已經開始變的枯黃,但是和遠處的雪山配合的相當完美。山越來越少,草原越來越闊,青海湖逐漸揭開了面紗。我不知該怎樣形容我看到的景象,那是一面由各色的藍組成的鏡子。淺藍、深藍、天藍……逐漸延伸到天邊,和白云連成一副根本看不出分界線的圖畫。黑馬河過后的環湖西路上,景色更接近大自然些,沒有了國道上的嘈雜和路標,只是一條在青黃色草原間延伸到天邊的小路。在這里,見識到了大片的羊群,羊沒有想象中的雪白,是灰色的,遠看總以為是一塊塊石頭躺在草原上。青海湖、雪山、草原、白云,帳篷、牛羊群顯得非常有層次,加上夕陽的照耀,黃金的陽光斜斜地打在草原上,感覺這是路上能看到的最美麗的景色。
欣賞完靜止的風景,也該體驗一下藏民的生活。第一次見到牦牛就可以那么近距離的接觸,對我們來說是種驚喜,尤其是還能騎在牦牛背上。我們的座騎是頭長的象熊貓的牦牛,骨頭很軟,坐上去東搖西晃,眼球很大,偶爾還翻個白眼,不過沒想到這么大的動物居然還害怕我,一見到我的衣服顏色就害怕的直往主人身后躲。在用小野的機器拍攝的時候,我還聽個公路對面的一頭純黑牦牛放了一個很響很長的屁,也算上青海湖之行的收獲了。你們沒幾個人聽過牦牛放屁的吧??哈哈
美的不光是風景,還有一路上的藏民。路上我曾經問過土著,為什么藏民都長的那么漂亮,土著的回答是:“眼神很透”。大多數的藏民還很淳樸,基本上都依靠微笑以及豎大拇指我們溝通。不過也有讓我們大開眼界的,黑馬河鎮上的一個藏族女孩看到什么都好奇,都想摸一摸,凡是那邊沒有的,她統統感興趣,火辣辣的眼光看的我們四人都不舒服。這里提一個問題,小野長的象哪個明星?人家說在電視上見過她!!
鳥島住宿很便宜,最低可以還到10元/床,不過吃飯相對來說貴了點,但是分量絕對足,這是整個青海的共性,小份的量都比我們這邊足。每天只有一班發往西寧的班車,時間為早上8:30,票價上車之后買可以便宜到32,平時都是35。回西寧的路上,可以見到金銀灘,不過最美的風景還是在黑馬河——石乃亥一段。晚上去鳥島鎮黨委書記家走一圈,算是開了眼界。2萬多的項鏈,上萬的藏袍……感嘆一句:藏民真有錢!大戶人家的酥油茶是精加工的,味道很好,估計是超過旺財家的正宗奶茶了。酸奶也比平時喝的稠很多,土著跟小野不能總怪我了,酸奶雖然不象我講的滿街都是,但是總算也嘗到了,是吧?我們四個人每人都把自己的名字翻譯成藏文了,這個待遇不是你們都能得到的。哈哈!高原的天空就是不一樣,晚上不經意抬頭,看到了滿天的星星,那麼近,那麼亮,我突然被眼前的夜空感動了,有種伸手摘星的沖動。
原先去青海湖的動機,實際上是想親眼看一下文章中、圖片上描述的那種令人神往的高原景象。是一種幽幽的藍天、低低的白云,遼闊的草原,雪白的羊群,還有那豪邁的牧民騎在馬上唱歌、虔誠的藏民匍匐在路上朝拜……一路上,這些基本都看到了。
原來打算去互助土族村的,可惜車價原因沒去成,遺憾留到以后再去彌補。至此,青海的形成算全部結束。下一站——西安!
列舉西寧特色小吃分散點:
1. 尕焦子的烤肉:目前在東稍門附近(坐1路車,到東稍門,下車后向回走,過一個十字路口,再前行100米左右),牌匾的名稱為“馬義民黃燜手抓烤肉”。有幾位國家領導人去過此店,并且此店評為國家的特色小吃。店中有名的的是黃燜羊肉(20元/斤)和烤肉串(0.5元/斤),當然還有其自己泡的蓋碗兒茶(3元/碗)。此地為正宗的回民館子,所以不讓喝酒(應該也不讓抽煙)。
2.尕面片:現推薦幾家:一家是離花園南街不遠的中國銀行大廈(應該在花園南街的東邊的東關大街上)對面(門臉不大)。一家是在海如旁邊的八一市場進口處,由撒拉人開的尕面片館(好象是進市場的第一家)。還有一家就是在莫家街對面的文化街有一家“文化街面片館”。(很遺憾,這次去就是沒吃到尕面片)
3. 馬中的釀皮:位于莫家街,坐1路車在大十字站下車即可,釀皮4元/張。另外他家的炒涼粉也比西安的好吃很多。店內好吃的還有沙鍋和手抓飯,但是我沒嘗,不過店對面的魷魚只要5毛錢一串,合算!
4.酸奶:好多書上都會介紹到西寧的清真酸奶,推薦的是地點在兒童公園門口的“清真雪山酸奶”.火車上聽西寧當地人講,以前在外面擺攤的時候一天都上千(可能是萬)碗的賣,而且是人在中心,碗發射狀蔓延開.
5.甜醅:也就是青稞酒釀。主要是吃青稞粒,而不是喝。賣甜醅的地方很多,類似于我們這邊的酒釀攤子。
6.西寧大廈周圍,有很多食品棚在供應美味的砂鍋,這是種混合了牛肉、羊肉、蔬菜、豆腐和粉絲的小火鍋。裝得很滿,只要5元,而且附送一碗飯。如果晚餐要省錢,這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
7.大新街夜市。從火車站坐1路車到大十字站下,然后從飲馬街向北走100米。綿延數百米的大排檔人氣很旺,營業時間是晚上17:00直到24:00。這些大排檔不僅提供西寧本地的風味小吃,事實上在那兒,游客可以吃到全國各地的小吃。
8.英華面片館,本地人最推崇的面片館,裝修一般,但是面片的味道實在是很好吃,游客可從火車站坐33路車到陜山臺站下,大碗面片才5元/碗。
9.西寧的西門口的水井巷幾乎匯集了所有青海的名吃,有"百味街"之稱。
青海購物:
堆繡
青海民間刺繡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手法多樣,其中以堆繡最為著名。堆繡產品根據大小及制作復雜程度,價格在二三十元到上千元不等。一般配飾和掛件在20~100元以內,而大型一些的掛毯至少要兩三百元以上。
彩蛋
青海湖鳥島每到夏季,就有斑頭雁、棕頭雁、棕頭鷗、鸕鶿等幾十種、數萬只候鳥在島上產卵、孵化、傳宗接代。大批雛鳥破殼而出,也有不少孵化不成的鳥蛋被剔除巢外,成為“棄蛋”。這些無用的“棄蛋”就成了制作彩蛋的上好原料。藝人們在空蛋殼上描畫出種種不同圖案。這些畫面有的是表現青海高原風土人情;有的是展現牧區風貌。
關鍵字: 塔爾寺 旅游游記 青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