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風情日志——看了瑤族的成人禮“度戒”竟然愛上了這個民族
瑤族沒有自己的文字,但借漢字形體標注瑤語讀音,沒有進過一天課堂的老人,拿起厚厚的“瑤書”卻能倒背如流,而且很多文字還是繁體字。這得益于傳統的“度戒”教育。
“度戒”,是瑤族人一生中最隆重的成人傳統禮儀,它通過瑤族自古流傳下來的傳統方式對后人進行族史、族規、禮儀、戒律等方面的道德教育。“度”就是傳授應遵行的法則;“戒”就是教育限制約束人的條規。凡年滿10~15周歲的瑤族少年,均需擇日舉行度戒儀式,否則不得算成年人,不能結婚,沒有社會地位,不被承認是盤古王的子孫。
度戒開始后的第一天至第五天,度戒者須在房間里不得出門,每天保持一定份量的飲食,磨煉意志,以求新生。
第六天,度戒者接受“地戒”。由度戒師傳授盤古開天地的族史和做人道理,并為被度戒者講經超度一直到天亮。度戒師分別由武師、文師、引道師、執筆師、證明師等八人組成。
第七天,度戒者接受“天戒”。由身披紅色法衣的武師和引道師手持紅、黃、綠旗引路,在鑼鼓聲中去“五臺山”正式度戒,度戒過關臺設在村中較平坦寬闊的草坪上,場地中心已用木頭搭起五米高的過關臺,稱“五臺山”,由引道師帶領度戒者爬上木梯到“五臺山”頂,度戒者蹲下準備跳下“五臺山”,臺下由九個成年人抬著用藤條編織的一張大網,網上鋪有五床棉被。當度戒者跳下后即被棉被包裹起來,意為第二次進入母體,由接生師繞五圈超度后打開棉被,意為正式轉體出世。
此后,度戒人返回家里,由文師進行講授“十戒”教育和簽訂人生合同,“十戒”教育內容為: 戒喊天罵地,殺人放火;戒虐待謾罵父母六親兄妹;戒暗中惡意傷人,損人利己;戒違背戒師傳言,敗壞戒師名聲;戒竊取不義之財,偷盜搶劫;戒棄貧貪色,奸女拐幼;戒吃喝玩樂,招搖撞騙;戒不聞不問,見死不救;戒畏首不前,半夜三更不敢出門;戒貪生怕死,蟲蛇攔路不敢上前。
通過千百年瑤族傳統的民間度戒活動,瑤族地區村民和睦相處,互幫互助,至今還保持門不閉戶、路不拾遺的良好風尚。
關鍵字: 度戒 漢字 瑤族 繁體字 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