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城貴陽
我在貴陽生活了四十多年,可以說貴陽是我的第二故鄉。貴陽是座美麗的山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那里有許多風景名勝,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當地風味小吃也是豐富多彩。請隨我的攝像鏡頭,了解一下貴陽吧。 位于貴陽市南郊的花溪被贊為“高原上的明珠”。它四時花開不敗,春天百花爭艷、夏日荷風送爽、金秋桂子飄香、隆冬梅花清馨。它溪水碧綠,彎彎曲曲,逶迤于鳳、麟、龜、蛇四山而行。亭、臺、樓、閣若隱若現,點綴著小橋流水人家,與布依村塞、農田水車相映成趣。溪水出入于山峽之間,時而幽深細語,時而平衍漣綺,時而漩轉飛流。周總理與鄧穎超泛舟花溪時贊美“貴州山川秀麗,氣候宜人”。花溪平橋有一座“生態園”,夏日可觀賞荷花,園中還有用高科技培育的各種奇瓜異果。令人觀后贊嘆不已!花溪可以說是融天然造化之美與人工匠心之巧于一體的美景。真是“秋水漣漪千縷月,春風駘蕩一溪花”。 黔靈山位于市區西北角,內有弘福寺、麒麟洞、黔靈湖、動物園、烈士紀念碑等多處景點。近年來又修建了登山纜車,并修有小型鉄路,可乘小火車穿越隧道。黔靈山古樹濃蔭、黔靈湖碧波蕩漾、九曲徑蜿蜓曲折、七星池荷茂魚歡。九曲徑上摩崖古跡甚多,它有24道“之”字拐,382級石階,依山傍勢,蜿蜒曲折,沿九曲徑登山可達弘福寺,該寺建于明末清初。令人叫絕的是,園內生息繁衍500余只野生獼猴,人們可觀賞到令人捧腹的猴趣。抗日戰爭時期,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曾被囚禁在麒麟洞旁的“水月庵”中。登上山頂的“瞰筑亭”,貴陽市全景盡收眼底。 坐落在貴陽東門的文昌閣,為祭祀性建筑。始建于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以設計巧妙、結構獨特而著名。其結構為三層三檐九角不等角攢尖頂。目前國內閣樓的角均為偶數等角,如文昌閣這樣的造型屬國內唯一。閣內二、三層楞木各九根,屋頂9角,柱54根,粱81根,均為9的倍數,可謂匠心巧運。閣樓古樸雄偉,內外均無華麗裝飾,翼角起翹較為平緩,使整座建筑典雅端莊。閣下庭院幽雅,實為建筑珍品、游覽勝地。 甲秀樓始建于明萬歷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座落在貴陽市區南明河之鱉磯石上,有浮玉橋銜接兩岸。歷經四百多年的風吹雨打而仍舊屹立不倒,是貴陽文化發展史上的標志。甲秀摟是三層三檐四角攢尖頂閣樓,這種構造在中國古建筑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樓高約20米,飛甍翹角,12根石柱托檐,護以白色雕塑花石欄桿,翹然挺立,煙窗水嶼,如在畫中。近年來,政府在南明河畔甲秀樓旁修建了甲秀廣場,是市民們休閑納涼、鍛練身體的好去處。 貴陽的風味小吃品種繁多,腸旺面以豬腸的糯粑、血旺的鮮嫩、肉燥的香脆,五味調和相得益彰,使人吃后齒頰留香。劉半夜的鴨塊面,是貴陽知名小吃,吃過的人都會被它‘汁厚湯濃鴨醇香、肉嫩味足面透光’的特色所打動。還有用豆腐炸出的雷家豆腐園子內嫩外脆鮮美無比,使人嘗后贊不絕口。最受本地和外地游客歡迎的就是味道鮮美的“花溪牛肉米粉”,你看央視名嘴文清女士,吃后還留言贊嘆曰:“貴陽風味百吃不厭”。此外,“絲娃娃”、烤雞皮、荷葉糍粑、戀愛豆腐果…等,都是人們喜愛的風味小吃。 貴陽市被群山環繞,古木參天,植被茂密,集貴州高原靈氣于一身,被稱為“森林之城”。(鏡頭顯示此風光并定格)。請問:貴陽市森林覆蓋率為多少? a.31.7% b.35.7% c.38.7% (正確答案為a:31.7%) 此短片剪輯片曾在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節目播出過
關鍵字: 南明河 文化發展 文昌閣 貴陽市 風吹雨打 風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