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之游】⑽飯籠鋪的歷史故事——天龍屯㈠
飯籠鋪的歷史故事
——天龍屯㈠
有人說,走進天龍屯堡,仿佛走進夢的巷子。其實,走進天龍屯堡古鎮,我發現真正稱的上街的只有一條,其余的只能稱之為小巷了。天龍屯堡的導游都是屯堡的姑娘,操著地道的普通話講解著屯堡故事和明代遺風。天龍屯堡古鎮地處西進云南的咽喉之地,元代時,這里就是有名的順元古驛道。天龍屯堡古鎮最早是順元古驛道上的一個驛站,名叫飯籠驛。由于軍事地理位置重要,從明代開始就在這里及周邊大量屯兵。清朝康熙年間,云貴總督范承勛奉旨實行“改土歸流”后,屯堡人由軍戶轉變為普通百姓,天龍屯堡古鎮由“飯籠驛”更名為“飯籠鋪”。本世紀初,天龍的幾位有名鄉儒感覺飯籠鋪的“飯籠”二字不雅,于是,取天臺山的“天”,龍眼山的“龍”二字為村寨之名,這就是天龍屯堡古鎮“天龍”二字的由來。天龍屯堡古鎮是一個軍事防御功能完善的屯堡建筑典范,它四周建有石拱門,巷道如網,易守難攻,橫跨在古驛道上,是上扼滇喉,下控湘、粵的軍事重地。
黔中風光 (71)
黔中風光 (72)
黔中風光 (73)
黔中風光 (74)
黔中風光 (75)
黔中風光 (76)
黔中風光 (77)
黔中風光 (78)
關鍵字: 天龍屯 游記 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