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山博物館
蘆山博物館座落在縣城南街漢姜侯祠內,是一個綜合性歷史博物館陳列有石器時代石器、陶皿,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印璽、大量漢代石刻、銅、鐵、陶器、陶俑,以及唐、宋、元、明、清各代的珍貴文物。姜侯祠是紀念三國蜀漢名將姜維的祠堂。姜侯祠分為正門、平襄樓(姜慶樓)、姜公廟大殿,姜城遺址,古城墻等部分。
平襄樓始建于北宋,為紀念三國蜀大將軍平襄侯姜維而建造。蘆山在蜀漢時為漢嘉郡首府為蜀之邊郡。傳為姜維屯兵守邊御羌、封蔭食邑和肝膽歸葬之地,有姜城,姜維墓等諸多遺跡。縣民歷代崇祀姜維,據明代《請建屠侯祠碑記》等的記載,自西魏起,春秋以少牢祀之。農歷八月中秋,傳為姜維殉難之日,全城高搭彩樓四十八座,“壯其品之高,節之堅,于諸彩樓,歌舞競勝,娛神娛人,成為當地千古民俗一景:“八月彩樓,所謂“四十八臺競勝罷,滿城歌舞樂中秋!(清胡聯云《八月彩樓》詩)此項紀念姜維的地方民俗活動,在北宋時即已十分隆重熱鬧,達到“彩包凌霄漢,鼓聲震寰區,以致“扶觀塞道途(宋楊巽《彩樓詩》)的盛況。平襄樓便是地方官員主持這項祭祀姜維的場所和觀賞演出活動的中心。至明代,以平襄樓為中心,逐漸增建臨街的牌坊,儀門和平襄樓后的有姜維木雕坐像的大殿,平襄樓成為祭祀姜維的享殿,整體形成“漢姜侯祠的格局。延至清代,樓內成為祭祀姜維的娛神演出儺戲慶壇的總壇所在,樓名亦逐漸演變為姜慶樓。
關鍵字: 十八臺 博物館 石器時代 青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