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
這是當今世界唯一反映奴隸制社會形態的專題博物館。整個建筑群根據古樸典雅的彝族建筑風格而設計。各陳列廳內從縱向和橫切面用實物、文字敘述、圖片資料等形式向觀眾展示了彝族奴隸社會制中所涵蓋的政治、經濟、形式主義、歷算、宗教、歷史、軍事、法律、醫藥、語言文字、文學藝術、風俗習慣等內容。館內現有文物2000余件,從不同角度展示出涼山彝族奴隸社會的各個側面。八個陳列室,分為《序廳》、《社會生產力》、《等級、階級》、《家支、習慣法》、《奴隸和勞動群眾反抗奴隸制斗爭》和《收錄室》,共展出各種文物400余件,資料圖片300余件。此外,還陳列涼山彝族的古代生活用具,武器裝備及清政府誥封土司,頒發給四大土司之一的“斯子茲莫后裔嶺承恩的官股和土司印鑒。
奴隸社會生產、生活的再現,由仿古或回廊建筑和分類設立的展廳構成,具有歷史學、民族學、社會學的文化內涵,博物館占地45畝,總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博物館面積1000平方米,分三大部分,8個陳列廳,有文物和圖片2000余種,其中一級文物87件,二級文物175件,三級文物262件。
關鍵字: 涼山彝族 博物館 歷史學 奴隸制 陳列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