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燈戲
燈戲是流傳在嘉陵江與渠江一帶廣大農村的地方劇種。始于秦漢,受民間的求福、消災、祈雨、送鬼、求神等慶典活動“跳端公”風俗的影響產生并演變而成,常與法師的“慶壇”等一道進行。因演員不多,四五人均可,最多也不過十來人;道具簡單,場地易尋,院壩、曬場、沙灘等平地都行;反映民間生活,表現鄉土風情,深受民眾喜愛。因演出時晚上用油燈照明,故名燈戲。岳池縣川劇團1988年赴京演出的燈戲《包公照鏡子》、《秀才買缸》、《周文獻雞》、《幺妹嫁給誰》、《搭車》、《辦移交》、《丈母娘上轎》等,深受人們的喜愛和贊揚。
關鍵字: 嘉陵江 慶典活動 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