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噶皮央石窟
東嘎與皮央:一個消逝的世界
1992年6月,調查隊在完成了對阿里境內最北面的日土縣的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之后,于6月17日翻越岡底斯山,進入阿里高原南緣的札達縣。
札達縣地處喜馬拉雅山與岡底斯山之間,西、南兩面與印度接壤,西北端與印占克什米爾相毗鄰,東北兩面分別與普蘭、噶爾兩縣交界,其地形地貌與阿里北部有著很大的差別,屬于地質界稱為“扎達盆地的區域。這里分布著一系列小型的河谷平原與盆地,境內有河流14條,其中最大的一條河流即象泉河(藏語稱“朗欽藏布),東西穿過縣境西流入印度,其下游在巴基斯坦境內注入印度河,在印度的一段稱為薩特累季河。在象泉河河谷平原與小盆地內,可生產青稞、小麥、碗豆以及油菜等農作物,在河谷地區還有小面積的牧場,氣候條件適合于農業與畜牧。 沿著札達古湖盆邊緣上的溝壑,可以從平整的高原面上,一直向下進入到象泉河谷地。自然景觀也隨著高度的變化而呈垂直分布:最高處,可見雄偉的喜馬拉雅山脈橫斷天際,白雪皚皚間,有數座冰峰高聳入云;冰峰雪原之下,是一線黃褐色的土林組成的世界,這就是古湖濱沉積后形成的札達盆地的“盆邊;盆底處則是象泉河谷無數平坦的河流階地,象一塊塊“綠洲,鑲嵌在河流兩岸。
東嘎與皮央,這兩個緊相毗鄰的小村莊,位于扎不讓西北方向約40公里處,就是這無數綠洲中的一塊。夏日里的東嘎、皮央,清清的河水靜靜流向山谷深處,綠色的草地上盛開著成片紅黃相間的花朵,牛羊成群,牧歌聲聲,一派世外桃園的景象。很難想象,在古格王國的歷史上,這里曾經濃墨重彩抹下了輝煌的一筆。
一進入到東嘎村的溝口,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山梁上那一排排佛塔的遺跡,再向前,可見土黃色的斷崖峭壁之上,布滿了座座洞窟,山頂上,已經倒塌的佛寺遺跡歷歷在目。從東嘎再向東行約2公里,轉過兩個山崖之后,遠遠便可以望見規模巨大的皮央洞窟遺址群,橫亙在藍天白云之下,密如峰巢般的洞窟,布滿了長達一公里左右的山崖,極為雄偉壯觀。
關鍵字: 古格王國 札達縣 象泉河 阿里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