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格桑花穿越世界的屋脊
不是在盜用熱播電視劇的名字,也不是說我們走過的路邊開滿了格桑花,僅僅是一種幸福的感覺,格桑花的寓意:幸福吉祥。長達42天,行程近兩萬公里的自駕旅行早已結束,可是阿里那灑在雪山上強烈的光影、或湛藍或碧綠的湖水、白色的卵石、艷麗的晚霞、神秘的夜空……美的似不食人間煙火,超凡脫俗,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當這近乎完美的景色呈現在面前時,相信沒有人能無動于衷。
行駛在前進的路上
喜歡出發
我喜歡出發,是的,我喜歡在路上的感覺,尤其是現在,將要去的是阿里——向往已久的地方,連車子行駛得都格外輕快。6月23日離開天津,沿著高速疾駛,經過石家莊、太原、西安于第二天的下午到達了成都。我們在成都呆了一天,除了采購進藏用品,還品嘗了成都的美食。成都真是個不錯的地方,有安逸的生活、可口的美食還有賞心悅目的美女。不過這并不能牽絆住我們去阿里的腳步。離開成都正式踏上川藏線,過飛仙關大橋,著名的二郎山隧道,在康定遇到前方修路,滯留時車尾窗被砸,所幸沒有丟失東西,同行的學美術出身的朋友順著玻璃裂開的紋理畫了好多藏式花紋,如此一妝扮還很漂亮。康定到新都橋路段正在修路非常難走,漫天飛沙。海拔也越來越高,6月27日過了4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中午在號稱“世界第一高城”的理塘吃飯,順便看望了一下老友喇嘛,他也注意到了我們被砸壞的玻璃,熱心地讓唐卡畫師重新把圖案畫了一遍,這下更美觀了。西藏已經越來越近了,6月28日,離開天津的第6天,我們渡過金沙江大橋,正式進入藏區。心里有個聲音在跳躍:西藏,別來無恙!
西藏,別來無恙!
我在2007年來過西藏,所以西藏對于我并不陌生。還是那片湛藍的天,還是那處清澈的水,還是數不盡的高山,望不穿的白云,踏上西藏的土地,本來躁動的心也變得安分起來,靜靜地聆聽西藏的安詳與神秘。
波濤洶涌的怒江呼嘯著流淌,我們從怒江大橋上從容地走過,穿過著名的99拐(也有叫72拐的)到達然烏。本來打算在然烏湖的濕地野餐,由于風太大,只好放棄。但是湖邊的風景還是很受用的,藍天綠水,開闊的大地,飛翔的水鳥,那么和諧,那么自然。當天晚上住在然烏風情園湖上的房子里,那種感覺就好像住在油畫里,美不勝收。
出發的第9天,駛過通麥天險,十幾里山路很是艱險 ,還在過波密后遇到大水沖毀道路,涉水而過,很是疲憊。辛苦往往會有補償,上天賞賜我們的是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美景。“高壯深潤幽,長險低奇秀”,是對大峽谷景色的概括,峽谷險峻幽深,垂直生長著各個自然帶的動植物。據說雅魯藏布江最險峻、最核心的地方,峽谷幽深,激流咆哮,至今還無人能夠通過,其艱難與危險,堪稱“人類最后的秘境”。
出發的第10天,我們經八一、達孜到達日光城拉薩。拉薩是西藏旅游絕不可錯過的一站,“拉薩”在藏語中是“佛地”、“圣地”的意思,它有舉世聞名的布達拉宮,有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佳話,有大昭寺里數不盡的珍寶和神秘,還有八廓街琳瑯滿目的商品和薩日多的溫泉……拉薩給你的總比你想到的要多。
光影里的前世今生
去往神湖的路上
從加查縣往里行使160公里左右的山路就能到達西藏最神秘的湖——神湖拉姆拉錯。神湖鑲嵌在群山之中,像一顆晶瑩的綠寶石,美的讓人不敢有半分褻瀆之心。人只能爬到半山腰,趴在上面看湖面。湖水是碧綠的,抬頭看看頭頂那湛藍湛藍的天,不禁就要奇怪這湖水的顏色了。神湖之所以神秘,是因為歷屆活佛轉世都要來神湖祈禱,神湖的光影會幻化出各種圖像,給予提示,至今,這也是認定活佛的最重要依據。據說有緣人能在湖里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我們趴在山腰靜靜地看著那碧綠的湖水,心一點一點沉靜,仿佛天地間只剩我一人,忽然,從湖水的微波中我看到了一匹馬,奔跑的馬,于是我興奮地告訴同伴:“我看到了,我的前世是一匹馬!”話音剛落,同行的唯一的女伴也驚奇地說:“我也看到了,我也看到了。”等大家把目光都投向她的時候,她很鎮靜地說了句“我的前世是馬夫!”于是大家都笑了。我轉頭去看拉姆拉錯的水,還是碧綠的顏色,什么影像也沒有了。雖然不知道剛才是不是幻覺,還是莫名的開心。
阿里,我來了!
從日喀則到薩嘎的路只有一小段柏油路,后面就是無窮無盡的砂石路、搓板路、土路,顛得我們是不亦樂乎。車行駛在搓板路上的感覺,就好像洗衣機在甩干衣服,當然,現在被甩干的是我們。到達薩嘎縣城時,心里就開始小興奮了。因為薩嘎是進入阿里地區前的最后一個補給點,小小的縣城里吃住的條件都非常不錯,難怪這里被稱為西行路上的溫馨旅館。
離開天津的第19天,終于要到阿里了,早上從薩嘎出發的時候,我就想大喊一聲:阿里,我來了。但是沒敢出口,要知道在海拔四、五千米的地方吼一嗓子會有什么后果,就硬生生地把這個想法憋在了心里。到霍爾鄉的路也是搓板路,顛得我們渾身的骨頭都快酥了。錯車的時候對面車飛過來的一塊石子還把擋風玻璃打了一個小裂口兒。快到霍爾鄉時,因為沒有路,誤走進瑪旁雍錯景區。藏民景區管理人員騎摩托追來,在我們的一番解釋溝通下,總算沒有罰款,我們買了景區通票(通票包括瑪旁雍錯,拉昂錯,岡仁波齊神山 3日有效)。
美得令人窒息的無名湖
浩翰、寧靜、清澈的瑪旁雍錯是世界上多個宗教認定的圣湖,也是亞洲乃至整個世界最負盛名的湖泊之一。在諸多古經書中,它都被稱為“圣湖”之王。傳說湖底聚集了眾多的珍寶。
“瑪旁雍錯”,即“永遠不敗之碧玉湖”。信徒們認為圣湖的水可以洗掉心靈和身體上的種種污垢。除了對朝圣者有非同尋常的意義之外,作為圣湖之王,對一般旅行觀光的游客來說,也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好地方。且不說那些流傳千古的神話傳說,單是它超凡脫俗的秀麗景色,就足以令每個經過沿途跋涉之苦的人心醉神迷了。圣湖旁邊就是鬼湖拉昂錯,和圣湖不同,拉昂錯是咸水湖,沒有魚類,湖邊寸草不生,我看湖堤路況不錯,還有清晰的車轍印,遂開車入內。這下才知道鬼湖果然不同凡響,車陷在湖邊沙中,努力一下午也是枉然,終于攔了一輛路過貨車,花了400元才把車拖出來。然后直奔岡仁波齊山下的塔欽縣,準備明日轉山。
徒步轉山
沒有語言能描述這種攝人心魄的美——一塵不染的天空像被融雪清洗過那般明麗,天的盡頭,白云的守護下,一座酷似金字塔的雪山直插云霄,在陽光下發出銀色的光芒。那是夢中的仙境嗎?卻又那么清晰!那是童話世界嗎?為什么又那么親切!那一刻,我的靈魂仿佛脫離軀體,飛向那一片晶瑩剔透的圣地。這樣的山,看一眼都會凈化靈魂,這是我看到神山時的感覺。
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據說朝圣者來此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山十圈可在五百輪回中免下地獄苦;轉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千百年來朝圣者絡繹不絕,在通往神山的一條條道路上,形成了一個耐人尋味、令人感慨的永動流。轉山者個個面容友善,透著安詳平和的神情。神山已深深地寓于西藏的宗教歷史文化之中,她神奇誘人,是人與神、人與自然結合的精神之山、文化之山、信仰之山。
神湖拉姆拉錯
由于體力有限,我們轉山的時候雇傭了一個當地的腳夫,雖然語言不通,可是腳夫很盡職盡責,不管我走的快與慢都緊隨在我的身后,休息時也是先給我倒茶,因為我是給他付錢的“老板”,可見,在這落后的山區,“平等”的意識還是很模糊的。
轉山路上很多是印度人或尼泊爾人。通過和當地的導游交流,得知每年有大批印度人前來神山轉山。有很多是風燭殘年的老人,他們為了來神山變賣家產,對他們來說死在神山是靈魂的解脫和升華。如果能活著回去,那么地位就會迥然不同了。
轉山人需在57公里長,海拔4800米至5723米處的轉山路上行走或叩頭,快者日夜兼程當天可轉完,而一般人則2到3天時間轉一圈,磕長頭則需15-20天。轉山人一般都是在轉足13圈外線之后再轉內線。每逢藏歷馬年,轉山的朝圣者最多。他們絡繹從我們身邊走過,有的超越我們向前而去,他們是佛教徒;迎面而來的,是逆時針而轉的苯教徒。
神山周圍有扎布熱寺、確古寺、哲熱寺和祖珠寺4個小寺,寺雖小,但每個寺廟都有許多的故事和傳說,轉山一定要拜這些小寺,這是轉山的一部分。
轉山一般是順時針方向為宜,從大金開始西行,第一天上路,會覺得比較辛苦,尤其下午山路逐漸傾斜。第二天的難度更大,一開始的山路傾斜度頗大,后坡度稍減,但隨后上山的路,是全段最辛苦的,抵達這山口的瑪尼堆時,不妨多拍些照片,因為這里就是整段遠足路程的最高點了。我們花了足足兩天的時間終于轉完神山。再看看那些轉山的信徒時,不由得感嘆信仰的力量是多么強大。
土林
遙遠的古格
休息一夜,我們準備先去神山最大的寺廟扎江寺,據說修建江扎寺是為了鎮住鬼湖的。從巴爾左轉進小路到扎達 160公里,行車7個小時。這一路是目前為止走的最為艱苦的路段,一路要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4座,艱難無比。當晚8點左右到達古格王朝遺址下的扎達縣。
一個最接近天空的遙遠國度,一個信仰之鄉消逝的神秘榮光。
古格王國遺址在札達肥札不讓區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占地約18萬平方米,是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整個遺址建筑共有房屋洞窟300余處、佛塔(高10余米)3座、寺廟4座、殿堂2間及地下暗道2條,分上、中、下三層,依次為王宮、寺廟和民居。外圍建有城墻,四角設有硼樓。在其紅廟、白廟及輪回廟的雕刻造像及壁畫中不乏精品。
古格王朝遺址一直是我此行中最期待的,那個神秘的王國,它的繁榮、它的消亡、它的遺跡、它的傳說,都深深吸引著我,吸引著我到它的土地看一看。十世紀中葉至十七世紀初,古格王國雄踞西藏西部,弘揚佛教,抵御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歷史舞臺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曾經有過七百年燦爛的文明史的古格王朝,它的消逝至今仍是個謎。從當地人口中大致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古格王朝的覆滅源于宗教爭端。古格雕塑多為金銀佛教造像,其中被稱為“古格銀眼”的雕像代表其最高成就。由于古格所處地理位置及受多種外來文化影響,在藝術表現風格上帶有明顯的克什米爾及犍陀羅藝術痕跡。
親歷古格遺址,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宏大,可能是受環境的限制吧,今天的古格故地,只有十幾戶人家守著一座空蕩蕩的城市廢墟。而他們并不是古格后裔,讓本已沒落的遺址更加荒涼。
當日十萬之眾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無影無蹤?什么樣的天災或者瘟疫使得繁榮富強的古格文明突然間消逝得無影無蹤?少量的歷史典刊,殘缺并且相互矛盾的記載,不僅沒能揭開古格王國神秘的面紗,反而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古老的古格,像是一座巨大的迷宮,將西藏西部眾多的秘密深鎖其中。
從歷史中抬頭,舉世無雙的扎達土林讓人震撼不已,水平巖層地貌經洪水沖刷、風化剝蝕而形成的獨特地貌,陡峭挺拔,雄偉多姿。一座座城堡、一群群碉樓、一頂頂帳篷、一層層宮殿,參差嵯峨,儀態萬千,這一切全是大自然的杰作。有千年歷史的古格王朝,就建立在神奇的土林之上。神秘的古格王朝300年前一夜之間在歷史上消失,這些土林,應該都是見證者吧!這是一條歲月的地質的胡同。
著名的99拐
邂逅小北線
我們原本打算從阿里一直走到新疆,從新疆回津的,正好遇到新疆動亂,只好臨時該路,決定走阿里小北線回拉薩。阿里北線是著名的難走,準確的說應該是沒路,只有按照最新的車轍走,還有路旁時不時露出的基石。
雖然難走,但是阿里北線的景色簡直可以用仙境來形容,路上遇到一個不知名的湖,雖然不是圣湖、神湖,但是美得讓人窒息。已經下午6點,還是沒有到達洞錯,眼看前方烏云滾滾、雷雨交加的,便打消了冒雨前往的念頭,剛好路邊有個道班,和道班的經理說了一下,便允許我們在道班內安營扎寨,晚上還看到了這一路上最為壯美的晚霞,落山的太陽鉆進隱落到地平線下,那烏云四周立刻鍍上了金邊,烏云下像升騰起了沖天火光,高原因此而抵達黃昏的岸邊。從洞措—措勤—薩嘎,這是小北線最后的一條路了,美景依舊。路邊時不時有黃羊、藏野驢出沒,黃羊在不遠處與你對視,,你一開車門他們就四散而逃了。藏野驢則比較“一根筋”,會跟著車跑,你要是和它賽跑,它會一直不停地跑,直到累倒在地,再也站不起來。
到拉薩時大家都歸心似箭的也未作停留,直接上了109青藏線,青藏線還是一如既往的好走,今天的目標是圣湖納木錯,當晚5點左右到達納木錯。站在納木措湖邊,仿佛置身于一個藍色的世界,整個靈魂都仿佛被純凈的湖水所洗滌,也洗去了這一路的風塵疲憊。在納木錯我們還有幸遇到了日全食,在圣湖邊上看日全食還是非常震撼的。在那曲告別了好走的青藏線,轉上川藏北線 317線,317線完全展示了川藏的秀美風光,作為狹窄艱難路況的補償。到達丁青時已經是晚上10點了,這一路涉水無數,還遭遇山洪,那氣勢真是嚇人,此后我們縮短了行程,以將美景盡收眼底。
瑪尼堆
別了,阿里;別了,西藏
214線稱為唐蕃古道,路旁的寺廟多如牛毛,這條路上流傳著許多公主和親、甥舅會盟、茶馬互市等動人故事。當晚6點到達玉樹,那時的玉樹還是個繁華的縣城,后來的大地震卻將它淪為傷心之地。從玉樹到西寧,一路景色依舊,說實話,到現在多少有點審美疲勞了。在西寧休整了一天后,我們終于踏上了歸家的路。
汽車行駛在回天津的路上,心卻還在那片純凈的土地上流連忘返,我們流連于它原始的淳樸、流連于它壯美的寬廣、流連于它久遠的神秘、流連于它渾然的天地……人在旅途,總有風景打動我們的心,能讓我們留戀,這也算是一種緣分吧。作為世界屋脊的屋脊,也許,對很多人來說,阿里只是個旅游的景點,是個探險的目標,是個朝拜的圣地,而于我,那是個靈魂的皈依地。我們與阿里漸行漸遠,六個國王樂隊的旋律在車內回響:
一座高原 一個西藏 十萬邊疆 我像天堂 住在你心上
有三分幸福 有七分迷茫 四個牧民 三個喇嘛
兩個鐵匠 我和世界 只有一個西藏
神山岡仁波齊
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一下西藏購物幾件不容錯過的物品清單:
天珠:在拉薩八廓市場或一些旅游商店均可買到。脖子上戴的、手腕上配的、耳朵上掛的、腰上插的應有盡有。
藏刀:藏刀是藏民隨身必備之物,還是一種特殊的裝飾品。名氣最大的藏刀要數工布的“工布刀”、日喀則地區的“拉孜刀”和“謝通門刀”。但是藏刀不可以帶上飛機,乘飛機的游客注意提前郵寄。
唐卡:這是一種帶有濃郁西藏風情的卷軸畫,大部分是佛像和菩薩像。
藏毯:是西藏的傳統手工藝品,色澤鮮艷,帶有濃郁的民族風格,著名的有江孜地毯。
藏藥:藏醫藥學是中國醫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您結束西藏之旅時,不妨在西藏購買一些貨真價實的藏藥,如藏紅花、雪蓮花、常覺、珍珠七十等。最好去正規的國營店購買,防止買到假貨。
關鍵字: 旅游攻略 格桑花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