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長假后的緬懷之旅西藏紅色旅游
湛藍的天空,朵朵的白云,遠處屹立的雪山,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熱情奔放的人民。這就是西藏,幸福祥和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也有我們不能也不應遺忘的歷史。為保衛祖國領土完整而和入侵軍戰斗著的藏族同胞,在新中國成立后的60年中,筑路、平叛、改革、衛國等重大歷史事件中及長期和平建設中,曾有無數人奮斗拼搏,取得了輝煌的勝利,與此同時也有很多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長眠于這片土地。
在喧囂的長假過去之后,讓我們捧一束鮮花,踏上在西藏的紅色之旅,在英雄長眠的地方,在那些讓人感懷的地方,靜靜的緬懷曾經的往事。
江孜宗山古堡
江孜宗山古堡
位置:位于日喀則江孜縣城
說起西藏紅色旅游,自然不能不提江孜宗山古堡。因為江孜周圍地勢平坦,這處原本作為江孜宗宗本(相當于縣政府)所在地的城堡,就顯得異常突出,很有軍事意義。1904年4月,西藏人民為保衛祖國領土完整,依靠宗山的地理優勢,在這里與入侵英軍進行了持續80天的浴血奮戰。這是一個悲壯的故事,藏軍以劣勢武器在宗山城堡與圍攻的英軍激戰,損失慘重。7月7日,宗山城堡失守,守衛宗山城堡的最后的藏軍不愿被俘,全部跳崖。后來,這場戰爭在電影《紅河谷》中被重現。也因此,現在的宗山古堡有另一個響亮的名字:英雄城。
自1961年國務院公布江孜宗山抗英遺址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又在宗山下籌造了“江孜宗山英雄紀念碑”,在跳崖烈士犧牲處立起“跳崖烈士、永垂不朽”的紀念碑。并在宗山山腰上建起抗英紀念館。如今,這些地方都成為人們膜拜英雄、了解那段歷史的最佳場所。
西藏自治區籌委會辦公大樓旅游提示:自治區籌委會辦公大樓位于自治區黨委院內,目前還不能參觀。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6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正式成立,這標志著西藏地區的工作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許多影視和文字都記載了籌委會自成立后在處理西藏事物和促進西藏發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據介紹,當時中央人民政府對西藏自治區籌委會的成立極為重視,派出了以國務院副總理陳毅元帥為團長的中央代表團赴藏參加成立盛會。當時任中央人民政府駐藏代表、西藏工委書記的張經武親歷了籌委會的成立。
現在,位于自治區黨委院內的原西藏自治區籌委會辦公大樓已經成為一個標志,留存給后人的是永不磨滅的光輝歷史。
青藏、川藏公路紀念碑
青藏、川藏公路紀念碑
地址:青藏、川藏公路紀念碑位于金珠西路與民族路交叉處的拉薩河畔,交通十分方便。
在拉薩市城南的拉薩河北岸、金珠西路與民族路交叉的丁字路口處,聳立著一座紀念碑,碑體正面九個斗大的金色漢字,在青白色花崗巖的碑面上閃耀著金光:青藏、川藏公路紀念碑。藍天白云下,群山環顧中,紀念碑顯示出一種“傲世獨立”的雄偉氣質;入夜時分,燈光下的紀念碑也格外氣派。
1984年12月25日,為紀念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通車30周年,銘記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光輝業績和巨大犧牲,特建此紀念碑。2008年6月21日,這座銘記民族團結、西藏發展以及筑路大軍豐功偉績的豐碑還見證了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在拉薩的傳遞。如今,被譽為“天路”的青藏鐵路也已經通車,它與青藏和川藏公路一起,成為西藏發展之路的重要標志。
西藏和平解放紀念碑
西藏和平解放紀念碑
地址:西藏和平解放紀念碑就矗立在布達拉宮廣場,交通方便。
出了布達拉宮的大門,抬頭即可見矗立在布達拉宮廣場南端的西藏和平解放紀念碑。碑身頂部有五星紅旗圖案,碑身是抽象化的珠穆朗瑪峰造型。
此碑立于2001年7月18日,值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之際。立碑時曾讓無數人感嘆,現在,此處已成為許多人的感懷之處。
拉薩烈士陵園
拉薩烈士陵園
地址:拉薩市金珠中路金農巷4號旁,302路公交車可到。
拉薩市烈士陵園的位置有些偏僻,從金珠中路往“空指”大院前的那條小道拐進去,沿著“空指”大院的紅墻一直往里走,可以看到一處綠樹環抱的院落,大門兩邊是黑漆打底的很英雄氣概的挽聯:“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摘自《毛澤東詩選》的《到韶山》。
正對著大門的紀念碑上,用漢藏兩種文字寫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陵園中長眠的人的名字,在園中的照壁上有記載:“拉薩烈士陵園內集中安葬有為西藏和平解放、修筑川藏青藏公路、平叛改革、中印自衛反擊戰、平息拉薩騷亂,以及在西藏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中英勇犧牲的833名烈士,其中無名烈士330名。先烈們的豐功偉績,永遠銘刻在西藏各族人民心中。”
833名烈士,無名的卻有330名,占了百分之四十。這些無名的英雄,不知道來處,不知姓名,不知道年齡,就這樣,長眠在了拉薩這片土地上。我們誰也不知道他們是否還有親人在癡癡地等待他們回去,也不知道他們犧牲時是否望著故鄉的那一方向。
將一生奉獻給西藏的孔繁森也埋葬在這里,孔繁森的墓位于陵園左側第二個位置,相較之下并不起眼,很容易就會漏過去。
林芝烈士陵園
林芝烈士陵園
地址:從八一鎮坐出租車向東(318國道)行駛15分鐘左右可到,大約需要10-15元。陵園離八一城區很近。
車剛一出八一鎮,就能見到遠遠的尼洋河畔坐落著一座金色的寶塔,因其建筑形式與八一鎮大相迥異而顯得突出,肅穆的白色塔身、閃耀的金色塔頂凌于綠樹叢之上,讓人從遠處就感到一種震撼。這就是林芝八一烈士陵園,里面長眠著90位革命烈士,其中包括多位在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獻出生命的烈士,,他們為保衛邊疆,建設林芝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如今他們靜默長眠于尼洋河畔,與青山相伴,而我們正在享受他們的奮斗成果。
山南烈士陵園
山南烈士陵園
地址:山南澤當鎮英雄路,在澤當坐公交車2元、出租車10元可到達。
雅礱河流到澤當時已近尾聲,就在這里,雅礱河匯入了雅魯藏布江。西扎山位于澤當西郊,西扎山上,坐落著西藏境內最大的烈士陵園——山南烈士陵園。這座為在解放西藏、平息叛亂、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和建設新西藏中光榮犧牲的烈士而建的陵園,于1963年破土動工,次年建成并對外開放,陵園內共有738座烈士陵墓。
西扎山環境幽靜,莊嚴肅穆。陵園內綠樹成蔭、鮮花爭艷,亭臺樓閣古樸典雅,建筑獨特,精美別致。莊重的陵園大門上有朱德同志題寫的“烈士陵園”四個大字;紀念館朱紅大門上有鄧小平同志題寫的“烈士紀念館”橫匾。原西藏工委張經武、張國華、譚冠三等領導同志也曾親筆題詞,以激勵后人向英雄學習。
紀念館正堂右側是第一陳列室,主要陳列在進軍西藏、修筑公路、平息叛亂過程中光榮犧牲的一部分烈士遺物和事跡介紹;紀念館正堂左側是第二陳列室,主要陳列在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建設新西藏中犧牲的一部分烈士的遺物和事跡介紹;第三陳列室陳列著黨和政府對烈士家屬的優待和撫恤證明、文件等,以及烈屬們繼承烈士遺志、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新的貢獻的有關材料。
高大的紀念碑聳立在紀念館后的平臺上。紀念碑正面豎寫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背面是藏漢兩種文字的碑文。紀念碑后的照壁上有原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同志題寫的“浩氣長存”四個大字,字跡古樸蒼勁。
1994年12月20 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共青團西藏自治區委員會將山南烈士陵園列為首批全區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今天,山南烈士陵園已成為對各族人民進行共產主義思想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每逢清明節、“五·四”青年節、“八·一”建軍節等節假日,駐軍指戰員、干部、工人、農牧民、青少年學生都要來到這里祭掃烈士陵墓,并為陵墓拔草添土、敬獻花圈。
關鍵字: 旅游攻略 西藏 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