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古道追尋文成公主的蹤跡
唐蕃古道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條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來中原內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爾、印度等國的必經之路。它起自陜西西安(即長安),途經甘肅、青海,至西藏拉薩(即邏些),全長3千余公里。整個古道橫貫中國西部,跨越舉世聞名的“世界屋脊”,聯通我國西南的友好鄰邦,故亦有“絲綢南路”之稱。
美麗的青海湖
當年,文成公主從長安出發不遠萬里來達到拉薩;1244年,西藏的宗教領袖薩迦班智達,帶著弟子和年僅十歲的侄兒八思巴,用三個寒暑走過了這條古道,與蒙古王子在涼州議定了西藏歸順的條件;1951西藏和平解放,曾動用過舉國四分之一的四萬多峰駱駝組成了大型運輸馱隊,險惡的自然條件,使每向西藏行進一公里,就會平均留下12具駱駝的尸體;1952,為護送十世班禪從西寧返藏,中央政府竟然投入了軍馬4500匹,駱駝3000峰,牦牛13500頭,騾子2500匹。在穿越青藏高原的兩千公里行程中,三萬多頭牲畜永遠地倒下了。
但當年其進藏的何種艱辛我們今天無法想象。但是無數向往著西藏秀麗風光和神秘宗教的人前赴后繼,沿著這條文成公主的進藏之路來到西藏。
唐蕃古道探險之旅,經過青海湖、瑪多、玉樹、昌都,還將在古道途中轉至風景秀麗、氣候怡人的林芝、波密地區,再進拉薩。全線均穿梭于青海、四川、西藏的藏族地區,深入探訪黃河源頭無人區,領略扎陵湖和鄂陵湖的圣潔氣質。還可參觀到許多藏傳佛教寺廟,其中塔爾寺為黃教六大寺院之一,德格印經院為最大藏傳佛教印經院,玉樹瑪尼堆為最大的瑪尼堆。同時可欣賞到濃郁的康巴等不同風格的藏族風情,川藏線及林芝、波密一帶的高原亞熱帶風光。
線路:西寧—青海湖—瑪多黃河源—瑪多—玉樹—瑪尼干戈—江達—昌都—八宿—然烏—波密—八一鎮—拉薩
此行線路匯集歷史悠久、多種自然及人文景觀,又驚險刺激,極具獨特的魅力。
d1:西寧——青海湖
參觀黃教六大寺院之一的塔爾寺。翻越青海農牧分界線——日月山,途中可見自西向東的倒淌河;來到青海湖邊,參觀中國最大的內陸咸水湖—青海湖。宿在青海湖。
d2 :青海湖—瑪多
從青海湖出發前往瑪多縣,一路欣賞瑪多草原風光,下午到達瑪多縣。瑪多縣地處黃河源頭,“瑪多”系藏語黃河源頭的意思,它位于巴顏喀拉山北麓,阿尼瑪卿山以西的黃河谷地。著名的扎陵湖、鄂陵湖在境內,素有“百湖之縣”之稱。 宿在瑪多。
d3: 瑪多—黃河源—瑪多—玉樹早餐后前往黃河源頭。黃河源頭那碧綠清澈的水,黃河正源的牛頭碑,讓你感受到母親河的偉大;在黃河源頭附近游覽鄂陵湖、扎陵湖;星宿海一帶星星點點分布這幾百個大大小小的湖泊,甚是壯觀。爾后出發前往玉樹,翻越巴顏喀拉山口,海拔5082米。進入三江源自然保護區,與三江源紀念碑合影。參觀傳說中唐僧曬經書的曬經臺。感受美麗的瑪尼堆和飄揚的風馬旗。宿在玉樹。
d4 :玉樹——瑪尼干戈參觀薩迦派寺廟—結古寺;令人驚奇的天下第一大瑪尼堆,其規模簡直無法想象,比一個足球場還大。穿行在美麗的川西草原中;安卜拉山觀景。宿在瑪尼干戈。
d5: 瑪尼干戈—江達出瑪尼干戈后可欣賞到雀兒山的迷人風光,那里有神秘的雪山、茂密的森林、來到英雄格薩爾愛妃珠牡來過的新路海,新路海是甘孜州著名的冰蝕湖。水源由雀兒山冰川和積雪消融供給。;參觀雪山下“璀燦的明珠”德格印經院。經金沙江大橋進入西藏江達縣,一過大橋就可以看到對面山上“西藏”兩個紅色大字,在金沙江畔一睹金沙江風采。晚宿江達。
d6 :江達—昌都
扎曲河和昂曲河在這里匯成了瀾滄江;站在風光秀美的達馬拉山頂上,依山傍水的昌都盡收眼底。晚宿昌都。宿在昌都。
d7 :昌都—八宿參觀康區建筑規模最大、香火旺盛、享譽四方的黃教寺廟——強巴林寺。一路要跨越瀾滄江和怒江,沿途山高林密,花草茂盛,肥美的牧場。遠眺冷峻的南迦巴瓦雪峰傲視群雄。晚宿八宿。
d8 :八宿—然烏
親近讓人窒息的“西天瑤池”然烏湖,而后沿然烏湖前行去探訪西藏已知的面積最大和最寬的冰川——來古冰川,站在冰川前你會感慨大自然的奇妙和鬼斧神工。宿然烏。
d9:然烏—波密 沿318國道前往波密,沿途欣賞藏東草原風光,原始森林眾多,古木參天蔽日,松、杉、柏,尤其是以來古冰川為發源地的帕龍藏布江最為壯美。還有珍貴的紅白檀香。晚宿波密。
d10 :波密—八一鎮從“雪域的江南”——波密出發前往八一鎮。出波密不久要通過通麥天險。帕隆藏布江從通麥流過,它與雅魯藏布交匯之處就是著名的蹄形大拐彎的弧頂處。途中參觀世外桃源——巴卡寺。翻越尼洋河流域與帕龍藏布江的分水嶺——色季拉山到達八一鎮。尼洋河從小鎮南面匆匆流過。森林還是那么秀麗,山水依舊那么清爽,而小鎮人的生活節奏卻象公路上奔跑的車一樣快,因為這里也是川藏線上的一個大站。晚宿八一鎮。
d11 :八一鎮—拉薩從八一鎮出發前往拉薩,翻越孕育了拉薩河和尼洋河的米拉山,到達舉世聞名的圣城拉薩。
文成公主進藏
我國中原通往青海、西藏的大道早在漢代以后就已基本形成。到了唐代初年,即公元7世紀中期,唐太宗執政以后,生活在西藏高原的吐蕃人在贊普松贊干布的率領下迅速壯大,進而統一了西藏地區的許多部落,并在雅魯藏布江河谷的邏娑(邏些)建立起地方政權。當時,松贊干布十分敬慕唐王朝的強大興盛與中原漢族燦爛的文化。為了加強吐蕃與唐王朝的聯系,使藏漢之間能夠長期友好相處,公元634年,松贊干布派使臣前往唐朝首都長安,拜見唐太宗,并請求聯姻和好。唐太宗也派出使臣前往吐蕃回訪,但未答應聯姻。公元640年,松贊干布再次派大相(宰相)祿東贊攜帶金、白銀及其它珠寶數百件,前往長安求婚,唐太宗審時度勢,答應將自己的宗室女兒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作為國舅,專程護送文成公主遠嫁吐蕃。
文成公主受父皇之命,帶著大批衛隊、侍女、工匠、藝人和大量綢緞、典籍、醫書、糧食等嫁奩,從長安迤邐西行,經甘肅,到青海,過日月山,經大河壩,到達黃河源頭。為了保障公主一路順風,唐太宗命沿途官府修路架橋,造船制筏,建筑佛堂,開辟信道。松贊干布則親自率領滿朝官員與大隊人馬迎親于柏海(即今扎陵湖和鄂陵湖),并在此舉行歡迎儀式。然后,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結伴而行,前往邏些完婚。文成公主進藏途中不僅播撒下了漢藏友好的種子,也留下了眾多的勝跡與美好的傳說。文成公主遠嫁吐蕃,不僅揭開了唐蕃古道歷史上非常重要而又影響深遠的第一頁,而且作為唐朝與吐蕃之間的重大事件而加載史冊。
公元709年,即唐中宗景龍三年,應吐蕃之請,唐王朝又將金城公主許配給了贊普赤迭袒贊。金城公主又沿著文成公主進藏的道路嫁往吐蕃,從而成為唐蕃古道上的又一樁盛事。從文成公主嫁往吐蕃起,唐朝與吐蕃之間使臣不斷,貿易往來十分頻繁。唐蕃古道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逐漸開辟、迅速興盛起來,并且很快成為一條站驛相連、使臣仆仆、商賈云集的交通大道的。
唐蕃古道的大致走向為:從陜西省西安市出發,過咸陽,沿“絲綢之路”東段西行,越隴山,經甘肅天水、隴西、臨洮至臨夏在炳靈寺或大河家渡黃河,進入青海民和官亭,經古鄯、樂都、西寧、湟源、登日月山,涉倒淌河,到恰卜恰(公主佛堂),然后經切吉草原、大河壩、溫泉,花石峽、黃河沿,繞扎陵湖和鄂陵湖,翻巴顏喀拉山,過玉樹清水河,西渡通天河,到結古巴塘溯子曲河上至雜多沿“入藏大道”,過當曲,越唐古拉山口、至西藏聶榮、那曲,最后到達拉薩。
千百年來,唐蕃古道作為祖國內地通往西南邊陲的大道,像是一條情意纏綿的紐帶,聯結著漢藏人民友好團結的感情。它曾給中原和邊疆的政治、經濟、文化帶來過繁榮和興旺,曾給漢藏人民及其它邊疆少數民族帶來過友誼和幸福,同時也給古道本身帶來了眾多的勝跡和傳奇。至今,在古道經過的許多地方,仍然矗立著人們曾經建筑的驛站、城池、村舍和古寺,遺留著人們世代創造的燦爛的文化遺存,傳頌著數不清的反映漢藏人民友好往來的動人佳話。
關鍵字: 尼泊爾 旅游攻略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