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城圓輪具足
壇城
壇城是一個想象中的宮殿,如果把它稱為畫的話,它就是在平臺上或正方形織物上的圓形繪畫,多數壇城是用七彩的沙子或巖石粉末、谷物這些非永久的材料用手捻撒而成,過程有嚴格的規定和細節要求,結構、位置、長度、名字等關鍵的地方絕不能搞錯,一般都是由經過訓練的僧人執行,當然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有的壇城邊上還綴有錦緞作裝飾,壇城有各種尺幅,大的一米見方,更大的壇城有五六平方米大小,色彩鮮艷,像一幅平鋪的掛毯,又似精美的建筑模型,堪稱宗教藝術一絕。儀式結束后,壇城會被故意毀壞,這些沙會被打掃干凈并且倒進附近的溪流或河里,因此說它幾近于今日之行為藝術。
為了修行者觀想方便所繪制、雕造的曼荼羅,而有形像曼荼羅,而成為曼荼羅的表征。
曼荼羅的梵語mandala,是由意為“心髓”、“本質”的 manda,以及意為“得”的la所組成的。因此“曼荼羅”一詞即意謂“獲得本質”。所謂“獲得本質”,是指獲得佛陀的無上正等正覺。
由于曼荼羅是真理之表征,猶如圓輪一般圓滿無缺,因此也有將之譯為“圓輪具足”。另外,由于曼荼羅也被認為有“證悟的場所”、“道場”的意思,而道場是設壇以供如來、菩薩聚集的場所,因此,曼荼羅又有“壇”、“集合”的意義產生。因此,聚集佛菩薩的圣像于一壇,或描繪諸尊于一處者,都可以稱之為曼荼羅。
一般我們所稱的荼羅可分為四種,稱為四種曼荼羅,簡稱四曼。即:
大曼荼羅:諸尊具足相好容貌的圖畫,稱為大曼荼羅(尊形曼荼羅),相當于金剛界曼荼羅中的成身會。
三昧耶曼荼羅:即示現諸尊的本誓三昧耶,也就是將表示本尊的法器、持物,以圖示象征的三昧耶圖繪表示,稱為三昧耶曼荼羅,相當于金剛界曼荼羅的三昧耶會。
法曼荼羅:這是諸尊的種子及真言,或書寫種子梵字于諸尊的本位,或以法身三摩地以及一切經論的文義等來表現,稱為法曼荼羅(種子曼荼羅),相當于金剛界的微細會。
羯磨曼荼羅:將諸尊的威儀事業鑄造成像,形成立體、行為的三度乃至四度空間的行動性曼荼羅,稱為羯磨曼荼羅,相當于金剛界的供養會。
關鍵字: 境界 正方形 藏傳佛教 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