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走阿里----扎達的路,因為遠所以美
五月六日,西藏之旅的第十二天。
昨晚住在獅泉河鎮郵電賓館。早晨七點起床,天剛蒙蒙亮我們就出發了。
一路上迎著太陽的方向前行,慢慢地看著兩邊的山由暗變明,看著那霞光萬丈穿越云層、看著那朝陽澎湃而出、看著那明麗的光亮擠破陰暗的云層,將光束打在山巒上,就像是舞臺上的聚光燈,感覺真是非常的美妙。
從獅泉河到扎達路口這80多公里泊油路非常平坦,也是我們在阿里地區十多天中見到的唯一的一段泊油路了。八點半,泊油路結束,我們到達去扎達的路口,打算從這條180公里的路進去,明天由另外一條路回來。我和金鳳下車拍了些照片,然后吃了今天的早餐----饅頭就橄欖菜。
走進路口五公里后,一條冰河攔在了前方。史師傅下車看了半天,說是不能過去。因為我們是單車行動,這地方連個鬼影也沒有,怎么也不能冒險。這時候我們想起,進來時,那路口擺了一排石頭的,那就是禁止通行的標志,可我們卻繞開進來了(哈哈,下次知道了,在西藏,假如路中間擺著一排石頭,那鐵定是告訴你此路不通)。
掉回頭的路上,我們不由得慶幸,昨天的走錯路,是犯了一個多么正確的錯誤。假如昨天從那條路走對了進去,明天傍晚從這條路返回,還有五公里就出來了,卻發現過不了河,那才真叫暈死了。所以,我們由衷地感謝老天幫了我們,我們的運氣真是太好了。只是好可惜,從相同的路回來,我們注定就錯過了許多風光。特別是后來被土林迷醉的時候,我們發現,少在扎達住一晚,給我們留下了多大的遺憾。
又走過了100公里塵土飛揚的爛路,近兩個小時后,我們到達進扎達的另一個路口(巴爾兵站附近)。怨不得昨天沒看到指路牌呢,原來它離新修的公路有幾百米遠。真是嚴重的可惡啊,避開了路口,倒是在新公路上立個標志呀。 進了山口就上了僅夠一輛車行走的盤山道,而且是越走越高,路況也很糟,坑坑洼洼的。上到山頂望下去,我們來時的公路左側的山變得高大雄壯。走過了扎達的路我更加發現,西藏的山就是那么奇特,你低時,它看著就低,你登高后,同樣一座山,看著也更高大。
接下來的七八個小時的路,時而在險峻的盤山路上行走,時而在平坦的草原平臺上行走。一會兒上山,一會兒下山,層層疊疊,沒有個盡頭。有的地方,車的速度只比人走路稍快一些。從進山口到到達古格遺址,不過就100多公里路,卻走了八個多小時。特別是走那又窄又爛的盤山路時,我真為史師傅擔心,真怕他會崩潰了。開著個越野車,卻在那樣的山路上一步一挪,沒有耐性的人早受不了了。
一路上群山重重,沒有人煙。午飯依然是找了個寬闊的地方吃的饅頭加橄欖菜。因為有些地方路太窄,我老擔心對面來車,可一路上卻很少很少遇到車。剛進山口上盤山路不久,我們下車拍照時,我看到后面來了一輛白色4500。結果我們轉過一個山道時,卻看到他們早已經走在我們前面,下了山了。原來,他們就那樣從上面一個山坡接一個山坡地沖到了山底。看著那陡峭的山坡,我問史師傅:他們就那樣下去了?史師傅說:就是,我有一次跟他們沖過一次,差點沒嚇死。老天,想著都作噩夢。他們可真拿牛頭車當飛機開了。
扎達的路給我極深的印象,不僅僅是因為它難走,更因為它一路上的景致美得無法形容。這一生第一次見到了那樣色彩斑斕的山戀,紫色的山、紅色的山、黑色的山、五彩的山一直伴隨著我們,就像行走在國畫中。我想,造物主在創造扎達路上這些山巒時心情一定是格外的好,他肯定是吹著口哨,在燦爛的陽光下,懶洋洋地揮毫潑墨,毫不吝嗇地把所有濃重的色彩都涂抹在了這些山上。
那些草原平臺又寬又平,這個季節里,草還呈現著一片枯黃。可在那枯黃之上卻長著一種植物,形成一個個環狀的、褐色的圈兒,像豹子皮一般的輔滿草地,非常的好看。再加上空中的云彩把一塊塊陰影投放到地面,我們的車就在那忽明忽暗的光線中穿行,我不由自主又墜入了夢幻之中。只是,我老在想象著這些草原在一兩個月之后,披上了一片新綠時會是什么樣。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極少有機會看到這里綠色的草原的。因為馬上就到雨季了,九月份前,扎達將很難進入。
當壯觀的土林出現在我們眼中時,我們由衷地贊嘆造物主對扎達這片土地的偏愛,由衷地佩服古格王朝那些先民的眼光。只是,一路上我總在想,幾百年前,在那個交通方式如此原始的年代,古格的那些先民,是怎樣地越過這重重高山,走進這山高路遠之地,建立了一個輝煌的王朝的呢?
由灰暗走向霞光滿天
光線打在山巒上,就象舞臺上的聚光燈
日出
遇到無法過去的冰河
修路人
<img height=359 alt=單車走阿里----扎達的路因為遠所以美 src="//www.3608.</body></html></p> </body></html>
關鍵字: 扎達 盤山路 西藏 造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