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縣旅游概況
臺南縣位于臺灣西南部,恰處于嘉南平原中心,面積2016平方公里,人口約99萬。東邊有一部分山地丘陵,逐漸西降至平原,形成背山面海、氣候溫和的優越條件,再加上充沛雨量與密布的灌溉埤渠,澆灌出豐饒的土地,為物產富庶的農業大縣。隨著時代推移,如今在科學園區的進駐下,臺南縣也即將發展成臺灣高科技重鎮之一。
臺南縣境平原坦闊,西海岸是廣大的瀉湖區,沙洲綿互,如今則整片水域都布滿蚵棚、定置漁網;海岸線則是臺灣最大的日照鹽場所在,俗稱為"鹽份地帶"。與滄莽的海岸相比較,內陸平原區則是滿布綠意的農業區。平坦的陸地原不利于蓄水,因此歷代莫不大興水利。
各鄉鎮孕育出的豐庶農產及廣袤的田園景致,正是臺南縣吸引游人之處:柔軟多汁的麻豆文旦聲名遠播,玉井芒果香甜碩大,白河蓮田連綿瀲滟,官田采菱扁舟輕搖,再加上東山鄉的龍眼、南寮椪柑、楠西楊桃、左鎮破布子、關廟鳳梨等,一幕幕農業地景,勾勒出富饒的鄉村風貌。
由于發開得早,臺南縣文物古跡也冠于全臺,境內古跡多,廟宇也多,民俗廟會相當風行,其中以鹽水蜂炮、南鯤鯓王爺祭、西港燒王船、慈濟宮上白礁、頭社夜祭最膾灸人口,吸引大批信徒游客蜂擁而至,多彩多姿的民俗盛會,交織出農業鄉最眩目的人文活動。
鹽水鎮位于臺灣臺南縣西北部,北臨嘉義縣義竹鄉,東北連后壁鄉,東鄰新營市,西鄰學甲鎮,南接下營鄉。
本鄉位處八掌溪南岸,屬于平原地形,系由八掌溪及急水溪沖積而成,地形平坦,無丘陵或山脈,氣候上則屬熱帶季風氣候。
特色小吃:豬頭飯。
主要景點
鹽水古名「月津」,三面環河,是個彎月型的天然海港,臺灣有句俗諺: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指的就是鹽水。由於絕佳的地形和地理位置,鹽水曾是南部重要的通商港口,形成極為繁榮的城鎮。
現在來到鹽水,在鹽水的街道巷弄間,仍可以看到一些殘存的輝煌記憶,如中正路上巴洛克風格的裝飾墻面,以及著名的「八角樓」,這棟以上等福杉完成的建筑,工程繁復,是鹽水過往風華的最佳寫照。
媽祖廟
注意事項:從八角樓對面舊稱「王爺廟巷」的中山路3巷繞過去,會來到媽祖廟,王爺廟巷古樸外墻常可看到有「鐵剪刀」的身影,相傳是荷蘭人引進的建筑樣式。
從巷子繞出來後,就會看到媽祖廟,媽祖廟又稱為「護庇宮」,已有300多年歷史,香火鼎盛,鹽水舊稱月津港,是早期漁民聚居之地,對媽祖信仰尤其虔誠。媽祖廟保存了古老的「卜米卦」傳統,一杯米就能為民眾解惑,解決許多人生的疑難雜癥。
媽祖宮街
注意事項:舊稱「媽祖宮街」的小巷子,就在中正路111號旁,這條巷子又有「銀帶巷」、「魚鱗巷」等稱呼,過去漁獲上岸時,漁夫就是走這條巷子將魚貨擔到市場上叫賣,墻上路上常有許多魚鱗掉落,因此有此稱呼。
橋南老街
注意事項:進入橋南老街,彷彿進入時光隧道回到過去,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興隆橋旁的「泉利打鐵舖」,說實在的,看到這家店真的讓人忍不住想尖叫,因為這家店既古老又有味道。
橋南老街號稱全臺始街,今日仍保留了許多古老建筑,過去這條路是主要省道,店舖和住家建筑混合,經常是前面作為店面,後面作為住家。街上許多房舍仍保有閩南式山墻建筑特色,例如「穿瓦衫」墻,就是將瓦片像穿衣服一樣鑲在墻上,又稱為「魚鱗墻」。
天主堂
注意事項:提到天主堂,好像有點格格不入,不過鹽水的天主堂可是相當「本土化」,遠遠看到天主堂的十字架,走近一看,臺灣廟亭形式的圣母亭讓人驚訝。
走進圣母亭一看,圣母瑪莉亞和圣嬰像扮相如臺灣本土神明般頭戴冠冕,而且皮膚是黃黑色的,更是令人大吃一驚,覺得十分有趣。
關鍵字: 八角樓 臺南縣 天主堂 媽祖廟 注意事項 王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