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旅游概況
花蓮縣地處臺灣東部,面積4628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5. 3萬人(2001年底), 為臺灣各縣市人口密度最低的縣。下設1市(花蓮市)2鎮(鳳林鎮與玉里鎮)與 10個鄉(秀林鄉、新城鄉、吉安鄉、壽豐鄉、萬榮鄉、光復鄉、豐濱鄉、瑞穗鄉、卓溪鄉、富里鄉)。縣治設在花蓮市。
在人口結構上,存在著典型的閩南、客家、外省與原住民四大群族,有著深厚的族群意識與省籍情結。其中原住民占全縣人口的四分之一,是臺灣原住民聚居區高度密集的地方。
花蓮縣是一個經濟落后的農業縣,交通不便。礦產較為豐富,尤以礦石聞名遐邇,盛產大理石。同時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是臺灣觀光旅游勝地。
花蓮縣位于東部海岸的狹長地帶,東邊瀕臨浩瀚的太平洋,西部是聳列的中央山脈。花蓮夾在高山與大海之間,縣境東西寬僅27~43公里,南北卻長達142公里,為臺灣僅次于臺東的第二"長"縣。
大山大水,使得花蓮深具自然原始之美,由北而南,橫跨太魯閣公園、東海岸風景區、花東縱谷風景區、玉山公園四大觀光資源。秀姑巒溪則是名聞遐邇的泛舟水域;其間,點綴著碧玉般的鯉魚潭、生態豐富的富源森林游樂區、茶園溢香的舞鶴臺地等觀光點,瑞穗溫泉、紅葉溫泉、安通溫泉則如山中清泉般洗去旅人塵埃。而休閑農業日漸發展,未來將成為縱谷區的觀光主力。
族群色彩豐富是花蓮縣最大的人文特色,主要原住民阿美族為臺灣九族中的最大族,據說是2000年前移居而來的馬來人繁衍而生;每年7、8月,各部落豐年祭吸引眾多人潮前來觀賞,是花蓮最重要的人文盛事。此外,早期的定居者還有泰雅族、平埔族和布農族,各族傳統上過著穴居與漁獵生活。后逐漸漢化。
由于開發較晚,花蓮至今仍具原始風光:崇山峻嶺中隱藏壯麗氣象,縱谷田園則可見云影飛行,已有越來越多的花蓮人欲以實際行動守護這片"臺灣最后的凈土"。
花蓮市位于花蓮縣的中北部沿海,地處臺東縱谷北端,地勢枕山面海,東臨太平洋,是花蓮縣的行政、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臺灣東部最重要的城市。
花蓮市的商業區中除規模較大的中央市場、福安市場、水果蔬菜市場外,到處是出售大理石工藝品、玉石寶石制品,以及經銷烏魚子、蕃薯餅,山葵餅、海鮮店為其特色。全市有大小商業批發、零售商店、餐飲、娛樂等商業服務業公司400余家,花蓮市已成為全縣的工商重鎮,也是全縣的經濟中心。
花蓮市因開發較晚,又因1925年和1951年遭兩次大地震,使當時的建筑物幾乎全毀,現在市內的鄭成功廟、東凈禪寺、護國宮等,均是50年代以后重建的。市內有美侖、中正、北濱、南濱等公園,其中,北濱、南濱公園沿海濱大道而建,太平洋毫無遮攔地呈現在眼前,清涼的海風、浪花拂卷而上,沿途草地、涼亭,石椅處處皆是,為市民主要休憩場所。市內除了有不少大理石建筑物與人行步道外,還興建了大大小小數十座大理石雕像,以及大理石制的裝飾標志,力求成為名副其實的大理石城。
關鍵字: 原住民 大理石 太平洋 花蓮縣 花蓮市 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