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游:阿里山森林觀光鐵路
臺灣旅游:阿里山森林觀光鐵路通阿里山的鐵路可與“阿里四景”(日出、云海、晚霞、森林)合稱“五奇”。一九八六年,由臺灣人自行開辟的祝山支線通車,以阿里山新站為起點,蜿延于海拔2,216~2,451米的高山間,經十字路口轉高岳至祝山,這是臺灣人自建的第一條高山鐵路,專供祝山觀日行。白木林為石猴游憩區之奇觀,在森林大火后,矮小的植物被燒光,僅剩高大的松、杉類枯干,這些火燒木經過風吹日曬、雨淋霜打,表皮轉白,成了醒目之景觀。安排一小時的健行覽勝,看看游憩區內古早味的樟腦寮、筍灶與木炭窯,經由解說牌可了解其制造過程。至于聆風亭、望鄉亭與棲霞亭等涼亭,則是聆聽松濤或遠眺草嶺風光的好地點。此外,“臺灣一葉蘭展示區”展示了臺灣珍貴稀有野生蘭的生態史;一葉蘭以阿里山為生長區,每年二至四月開花,因花下僅長一片葉而得名。阿里山森林鐵路為世界上著名的登山鐵路之一。全線自海拔30米的嘉義,一路爬升至2,216米高的阿里山,全程經過49個隧道、77座橋,沿途可欣賞熱、暖、溫等不同森林帶之植物種類變化與美麗的山脈、溪谷。當火車以推進方式運轉至獨立山時,為遷就急峻的山形,則須以螺旋型環繞獨立山三周(約五公里長、兩百公尺高)而至山頂。當回旋上山時,在車上可三度看到忽左忽右的樟腦寮車站仍在山下,然后鐵道再以8字型方式離開獨立山。而自屏遮那站到第一分道后,鐵路呈z字型曲折前進,經過三個分道時,火車時而往前拖、時而在后推,終抵阿里山,故有“阿里山火車碰壁之稱”。鐵路全長72公里,卻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坡度之大舉世罕見。火車從山腳登峰,似沿“螺旋梯”盤旋而上,繞山跨谷鉆隧洞,鳥雀在火車輪下飛翔。登山途中,從高大挺拔的桉樹、椰子樹、檳榔樹等熱帶古木,到四季常綠的樟、楠、櫧、櫸等亞熱帶闊葉樹,再到茂密的紅檜、扁柏、亞極和姬松等溫帶針葉樹,到了3000米以上,則是以冷極為主的寒帶林了。這些奇木異樹,在阿里山上匯成一片綠色的海洋。山風勁吹時,山林如驚濤駭浪,發出轟天雷鳴,形成阿里山著名的萬頃林濤。
關鍵字: 十字路口 臺灣人 臺灣旅游 觀光 阿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