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行臺灣(二)---初會臺北小吃
經過對臺北及臺灣地圖的仔細研究,和了解到的信息。我們重新修整了旅行計劃,決定把主要時間放在臺北,好好看看這個臺灣最經典的城市;然后用兩天的時間去領略獨特的花蓮太魯閣風景。我喜歡的是慢節奏的旅行,真正去體會當地的風俗民情。至于著名的景點,對于我沒有太大的吸引力,更吸引我的是老街、小鎮、習俗、風情,和真正的臺灣文化。 臺灣曾經是日本的殖民地,在他的建筑上依然可以看到痕跡 臺北的南京路。這不是最熱鬧的一段。 這樣的廊道在臺灣很普遍,其實在使用上有很好的功能,遮風擋雨。 和兒子一起乘地鐵去南京東路,目的地是到昨晚我預約的旅行社預定花蓮的兩日游。臺北的南京東路,和現在上海的南京東路有不一樣的感覺。可能是工作日的原因,馬路上人不多,有點冷清。長長的門廊,和門廊邊的小店,卻讓我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很像我幼年時記憶中的上海南京路。也許這只是我的個人感覺,抑或是幼年時的錯誤記憶,但那種親切的感覺,還是讓我愉快。用最快的速度,交完費,辦完手續。我們離開旅行社,開始尋找名聲遠揚的臺灣小吃。 在路邊的一家只有一個燒餅烤爐的小店里,100臺幣買了三個叫做福州胡椒炭烤燒餅的小吃,外形和普通的圓燒餅沒啥兩樣,但一口咬下去,哈,好吃!里面全是肉丁和香蔥,外脆里熱,真的不錯。我不知道福州是否真的還保有這個傳統美味。這個小玩意,吊起了我們的大饞蟲,一發不可收。到地鐵站的幾分鐘路程,我們吃了好幾種美味。至今我也沒搞清,在一家路邊的面包店里隨意買了一種小點心叫什么名字,但那小小的點心,外脆內糯,微甜,很香,唇齒留香的感覺,讓我回味很久。 黃橙橙,熱乎乎的燒餅,在任何時候對我都有吸引力,更不要說里面全是肉。 這是一個餛飩。沒騙你吧,看起來不大好看,吃起來還是鮮掉眉毛。來之前我的同事就提醒我,一定要嘗嘗臺灣的餛飩。路邊一家潔凈的小餛飩店,留下了我們的腳步。味道當然是很不錯,但餛飩的樣子卻讓我驚訝。好像是兩張餛飩皮,中間夾了餡,美觀度不敢恭維。路邊這樣的小店很多,很多人在這里吃飯同時看看電視,氣氛輕松而平和。我們和大家一起邊吃邊看電視里的競選節目,節目主持人夸張地學陳水扁:“我阿扁,錯了嗎?”大家哈哈大笑。吃飽了,上路! 這是地鐵里看到的足療館。干凈而透明,但不懂得是足療同時也要臉療嗎? 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龍山寺。 龍山寺門前,各人有各人的生意,不論是僧家弟子還是俗家弟子。
關鍵字: 臺北 臺灣地圖 太魯閣 旅行 經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