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碑店民俗旅游文化村
市級民俗旅游接待村,位于北京市朝陽區長安街東延長線上,北鄰京通快速路及通惠河,南臨廣渠路,東臨五環路,距市中心8公里。是集旅游、觀光、餐飲、住宿、購物、娛樂、演出為一體的綜合民俗旅游村。
據《日下舊聞考》記載,高碑店,遼已成村, 現占地面積2.7平方公里,是距北京市中心最近的千年古村,民俗旅游項目由平津漕運碼頭遺址、古典家具一條街、華夏民族文化園、國際民俗接待區、運和春戲園五大旅游區組成。
高碑店古典家具旅游文化村,2005年4月8日正式啟動國際民俗旅游接待活動,自確定以旅游業帶動地區各項發展以來,深入挖掘千年古村的歷史文化底蘊,始終把握“保護傳統文化,傳承民俗風情的開發思路和特色定位,積極貫徹北京市新農村建設的方針,依托自身資源,搞特色發展的道路,因勢利導,舉辦恢復京城傳統節日的活動,舉辦漕運廟會恢復千年古碼頭昔日的風采;規范古典家具一條街的環境與經營,建成華夏民俗文化園,為廣大游客提供一個欣賞和親自參與挽救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活動,創建國際民俗旅游接待區,為國內外客人提供一個了解京城百姓生活,體驗民俗風情的餐飲、住宿環境;運和春戲園的建成,也為游客營造了一個欣賞傳統華夏藝術的場所。
平津漕運碼頭遺址:位于村北通惠河,元朝初年,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督水監郭守敬奉詔興舉水利,告成于三十年秋,賜名為通惠,村內的平津閘是北京市現保存較完好的漕運古閘遺址,舊時由南方漕運進京城的官員和貨物必到此處。
古典家具一條街:位于村中心,東西長1500米,300余家規模不等的商戶,主要修繕和銷售明清古舊家具,制作傳統硬木家具、經營古玩、石器、根雕等商品。2005年9月,被北京市商務局命名為北京特色商業街。
華夏民族文化園:位于村南側,占地4萬平方米,園林式明清風格建筑,內有近百家商戶、工坊,以現場制作和展示聯合國命名或國家級民間手工藝大師的作品為主,另有古典家具、古玩、字畫、玉器等工藝品銷售。
國際民俗接待區:在市、區旅游局的統一規劃下,結合村民的實際情況,將客人住宿項目引進村民家中,讓來此觀光旅游的客人通過品嘗家常菜、住宿普通家庭、參與民間文化娛樂活動,體驗京城人家的真實生活。
運和春戲園:位于村中心公園內,與古典家具一條街相對,占地平方米,2500平方米的二層演出大廳可同時容納300人,演出節目以古典舞蹈、戲曲、功夫、雜技為主。客人在品茶、用餐中,欣賞京城傳統節目。
關鍵字: 北京市 文化村 民俗旅游 高碑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