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琺瑯廠(景泰藍)
北京市琺瑯廠有限責任公司是全國生產經營景泰藍規模最大的專業企業,集研發、制作、商貿、旅游為一體,是國家命名的唯一一家生產經營景泰藍的中華老字號企業,北京市外事、旅游接待單位。其主導產品“京琺牌景泰藍工藝品銷往全國各地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企業創辦于1956年1月,是由40多個琺瑯作坊合并組成公私合營北京琺瑯廠,1958年同樣從事景泰藍生產的國營企業特藝實驗廠并入該廠,更名為國營北京市琺瑯廠,郭沫若同志為其書寫廠名,2002年9月由國有轉制為有限責任公司。
企業創辦的景泰藍藝術陳列室,是迄今國內第一家較為系統、全面介紹、展示景泰藍藝術的一個窗口,是向國內外來賓宣傳、展示景泰藍真、精、特、優產品的一個平臺。成立的景泰藍大師工作不僅為工藝美術大師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創作空間,也展示了企業的技術資源和人才資源的優勢,這對吸引人才、促進產品不斷向個性化、多樣化趨勢發展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京琺牌景泰藍是北京市琺瑯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主導產品,是迄今為止景泰藍行業中唯一榮獲全國工藝美術品百花金杯獎的品牌。曾獲北京市好產品、北京市名牌產品稱號。
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琺瑯,是北京著名的傳統手工藝品。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聞名于世,且制作技藝成熟,使用的色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景泰藍集歷史、文化、藝術和傳統工藝于一身,古樸典雅,精美華貴,具有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和深刻的文化內涵。
景泰藍起于元朝,盛于明代,關于它的起源,因現有文獻記載不足,缺少早期有可靠年款的制品為斷代依據,所以至今沒有定論。迄今所知,我國最早記錄金屬胎琺瑯制品的文獻,僅見明初洪武二十一年曹昭所著《格古要論》。書中記載的“大食窯器即“胴胎掐絲琺瑯制品。“大食是元宋時期中國對西亞阿拉伯地區的稱謂。有關專家據史料分析,約在十三世紀末,“銅胎掐絲琺瑯由阿拉伯地區傳入中國。傳入之初有“大食窯器、“發 郎等多種叫法。現存國內最早的琺瑯制品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元代晚期的制品獸耳三環樽、勾蓮鼎式爐、纏枝蓮象耳爐。
關鍵字: 北京市 景泰藍 琺瑯廠 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