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什庫教堂
西什庫教堂,也稱北堂,在中南海湖畔蠶池口(今舊北京圖書館斜對面),1703年開堂。1887年因中南海擴建,將其拆除,后來清政府撥銀四十五萬兩,于西安門內西什庫易地而建;1900年整修時加高一層,成為今日所見之莊嚴秀麗的北堂。北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它的四個高高的尖塔,三個尖拱券入口及主跨正中圓形的玫瑰花窗,塑造出端莊而綺麗的立面,在青松翠柏環繞之中越發顯得潔白挺拔。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狀,建筑面積約2200平方米,高16.5米,鐘樓塔尖高約31米。堂前左右兩側各有一中式四角攢尖黃色琉璃瓦頂的亭子,亭內是乾隆親筆題寫的石碑。一西一中、一高一矮,巧妙搭配,令人叫絕。主入口兩側的圣者雕像是北京各教堂中絕無僅有的。堂內的300根巨柱撐起的金色拱頂和80扇鑲彩玻璃的花窗總能讓人聯想到巴黎圣母院。整體建筑風格中西結合。1985年修繕北堂,重修了大堂正前方的耶穌主祭臺和東西兩側的圣母瑪利亞和圣父若瑟的祭臺。1985年12月24日舉行了開堂典禮。西什庫教堂成為北京最絢麗的教堂。
關鍵字: 中南海 巴黎圣母院 琉璃瓦 西什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