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藝術區
“ 798藝術區位于北京東北方向朝陽區大山子地區,是原國營798 廠等電子工業的廠區所在地,1950 年代由蘇聯援建、東德負責設計建造的重點工業頂目,見證了新中國工業化的歷程。 自2002 年以來,“ 798 藝術區舉辦策劃了一系列重要的當代藝術活動,包括“北京浮世繪、“再造 798 、“藍天不設防、2003 年北京首屆國際雙年展的諸多外圍展、“長征、“大山子藝術節等。
“ 798 藝術區已經成為更適合城市功能和發展趨勢的無污染、低能耗、高品味的新型文化創意產業區,涉及包括設計、出版、展示、演出、藝術創作、精品家居、時裝、酒吧、餐飲等行業。這種生存方式本是 20 年來中國經濟改革的產物和成果,標示出當代個人生活與社會經濟形態之間新的可能性。“ 798 藝術區意味著先鋒與傳統共存,實驗與責任并重,精神與經濟互動,精英與大眾的相生。“ 798 藝術區作為一個重要的文化現象,為當代中國都市發展、生產和消費模式帶來了深刻啟示。
正是基于“ 798 藝術區的蓬勃發展,我們特此舉辦“ 798 雙年展。“ 798 雙年展目標是:推廣“ 798 藝術區和當代藝術的理念,以獨立藝術的方式與社會合力創新文化,發展多樣化的生活方式和藝術生態。我們期待“ 798 雙年展,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又一個盛會和地標,為當代生活注入活力。
798 廠區的部分建筑采用現澆混凝土拱形結構,為典型的包豪斯風格的建筑,在亞洲亦屬罕見。隨著北京城市化進程的擴張,原屬城郊的大山子地區已經成為城區的一部分。自2002 年開始,大量藝術家工作室和當代藝術機構開始進駐這里,成規模地租用和改造閑置廠房,逐漸發展成為畫廊、藝術中心、藝術家工作室、設計公司、時尚店鋪、餐飲酒吧等各種空間的聚集區,使這一區域在短短的兩年時間里攫升為國內最大、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區。在對原有的歷史文化遺留進行保護的前提下,原有的工業廠房被重新定義、設計和改造,帶來了對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全新詮釋。這些閑置廠房經改造后,本身成為新的建筑藝術品,在歷史文脈與發展范式之間、實用與審美之間與廠區的舊有建筑展保持了完美的對話。
“ 798 藝術區所形成的具有國際化色彩的“ soho 式藝術區和“ loft 生活方式,已經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在這里,當代藝術、建筑空間、文化產業與歷史文脈及城市生活環境的有機結合使“ 798 演化為一個極具活力的中國當代文化與生活的嶄新模式,對各類專業人士及普通公眾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強大吸引力,并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間的觀念方面產生了前瞻性影響。
關鍵字: 大山子 工作室 當代藝術 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