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博物館
第六單元生物大絕滅;
第七單元恐龍與鳥類;
第八單元哺乳動物與人類;
此外,在該展廳的南過道,還陳列了魚龍、中國安琪龍、翼龍化石的模型各一件,以及一件觀眾可以觸摸的長達5米的大型魚龍化石、一個演示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多媒體展具。
國土資源廳 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以長江、黃河為主線的地貌景觀展臺。長江、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長江源頭以一幅河流蜿蜒而上、山巒重疊的大型背景畫唐古拉山脈主峰格拉丹東雪山為烘托,整個景觀特別醒目。
從空間布局上,整個展廳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我國的土地資源。然后,分別介紹了土壤的形成過程、我國土地資源分類、土地利用與社會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第二部分是我國的礦產資源。整個展區以我國礦產資源分布圖為主題,展示我國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關系密切的主要礦種的產地。展柜內按照礦產資源的分類,展示了礦產標本及礦產產品。礦種百余種,標本200多件。同時向觀眾展示礦產與人類關系、礦產資源的可持持續發展。
第三部分是我國的海洋資源。本展區重點展示我國沿海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海底礦產資源、極地考察標本。
第四部分是我國的測繪工作。這里將我國的版圖作為主題,從測繪技術的發展歷史到測繪工作取得的成就分別展示在觀眾眼前。
目前,中國地質博物館正以昂揚的精神風貌,繼往開來,精心打造美好未來。
關鍵字: 地質博物館 礦產資源 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