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長城非好漢隨奧巴馬游八達嶺
奧巴馬游長城
11月18日,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在凜冽的寒風中,身手矯健的登上了八達嶺長城。“不到長城非好漢”,殘迄今八達嶺已接待中外游人一億三千萬,先后有尼克松、里根、撒切爾、戈爾巴喬夫、伊麗莎白、希思等372位外國首腦和眾多的世界風云人物,登上八達嶺觀光游覽。
八達嶺長城位于北京市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距市區60公里,沿八達嶺高速路可直達。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和明長城的杰出代表。
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御工程萬里長城的一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該段長城地勢險峻,居高臨下,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全的現代化旅游服務設施。八達嶺景區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著稱于世。
明弘治十八年(1505)八達嶺關城建成,嘉靖十八年(1539)重修八達嶺關城東門,嘉靖三十年(1551)在八達嶺關城西北三里建兵營,名岔道城,駐重兵防守,作為八達嶺的前哨陣地。萬歷十年(1582)重建關城西門,先后經歷了八十多年,將八達嶺長城建成城關相連、墩堡相望、重城護衛、烽火報警的防御體系。明代《長安客話》說,“路從此分,四通八達,故名八達嶺,是關山最高者。”
冬日的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是拱衛京師的門戶。從八達嶺至南口,中間是一條40里長的峽谷,名“關溝”。八達嶺高踞關溝北端最高處。登上八達嶺長城,極目長天,只見群山逶迤,峰巒疊嶂,萬里長城如一條巨龍騰躍在萬古蒼茫之中。步入關溝,兩峰夾峙,一道中開,居高臨下,地勢極為險要。古人有“自八達嶺下視居庸關,如建瓴,如窺井”,“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之說。八達嶺長城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清代以來,八達嶺長城日漸荒廢,墻體、敵樓等已破爛不堪,建國后曾進行多次修繕。
八達嶺長城見證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第一位帝王秦始皇東臨碣石后,從八達嶺取道大同,再駕返咸陽;遼代肖太后巡幸、元太祖入關、明朝帝王北伐,清代天子親征…….八達嶺都是必經之地。“不到長城非好漢”,偉人毛澤東的一句名言,更給登臨萬里長城賦予了革命的浪漫主義精神和重大的人生意義。八達嶺長城自1952年向游人開放以來,迄今已經成功接待了1.3億中外游人。歷代的文人墨客為八達嶺留下了數不勝數的詩文,八達嶺地區的風土人情、建制沿革、戰爭戰役、歷史故事傳說以及與之有關的各類著述、書法、繪畫等,無不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頁,閃耀著燦爛的光輝。今天,雄偉的八達嶺長城不僅是重要的旅游勝地,也是我國各族人民以及全世界各國人民進行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紐帶和橋梁,更是中華民族留給全人類的歷史瑰寶。
愛國工程師詹天佑先生主持修建的中國第一條干線鐵路——京張鐵路就經過此地,并在此處設立車站。現有京郊旅游列車經停八達嶺火車站。京張公路從城門中通過,為通往北京的咽喉。從"北門鎖鑰"城樓左右兩側,延伸出高低起伏、曲折連綿的萬里長城。明長城全長6,700公里,是世界上古老的偉大建筑之一。其中冰心和吳文藻夫婦之墓在一座與長城相鄰的小山頂,占地面積約50平方米,無墓地和墓碑,僅有一座8噸重的漢白玉浮雕頭像。
雪中八達嶺
關城、敵樓、城墻等是八達嶺長城的主要組成部分。八達嶺長城游覽區以甕城為中心,南到七樓北至十二樓,全長3741米,關城南段1176米,北段2565米,共有敵樓19座,可供游覽面積19萬平方米。
關城墩臺高大,下部用10余層花崗巖條石砌成,上部砌大城磚,寬20多米,厚17米,高7.8米,下面建有大門,頂部為長方形城臺,四面筑有垛口,城臺兩側各建敵樓一座,以墻連通。從關城兩側的敵樓,向東南修筑2道u形城墻,叫作關城。墻上內外兩面建有垛口,甕城依山就勢,建于山脊,東窄西寬,約5000平方米,有東西二門,東門上題“居庸外鎮”,西門題“北門鎖鑰”。
八達嶺長城城墻雄偉壯觀,兩面都用抗腐蝕性能好、硬度大的花崗巖石包砌,剖面為梯形,城墻高6至9米,最高處10米,平均高度7.8米,底寬6.5至7.5米,頂寬4.5至5.8米。八達嶺關城兩側城墻頂面寬闊平坦,可以“五馬并騎,十行并進”。城墻下部就地開采花崗巖石條,上部特制大磚,縫部灌以灰漿,墻上面鋪三四層方磚封頂,用糯米汁摻石灰粘結灌縫,墻體內填泥土、石塊,用夯筑實,砌墻的石條有的長達2米,重1000多公斤。墻頂部兩邊用磚砌成矮墻,外側叫做垛墻,內側叫做宇墻。
垛墻為迎敵面,高1.7至2米,上有垛口,擋垛上面留有瞭望孔。宇墻高約1米,主要是保護人馬行走安全。城墻頂部還建有兩邊有墻的巷道,在一定的位置砌有小水槽,在較低處經吐水嘴把水排出墻外。長城內側每隔一段距離,還有一個登城口,叫作券門,是官兵登城之處。八達嶺長城每隔一段就有一座敵樓,有梯相連,上下兩層都有射擊口、瞭望口、吐水嘴,樓頂有垛口。
北八樓是八達嶺長城所有敵樓中位置最高、最為壯觀的一座,海拔888米,樓內兩層,一樓迎敵面有6個箭窗,是八達嶺長城敵樓中箭窗最多的一個;北五樓卷洞最多;北十樓和南六樓建有鋪舍;北六樓面積最大。
玉樹瓊花映長城
交通:
汽車
八達嶺位于北京西北方向的延慶縣境內,距離市區約80公里。從市區到八達嶺有高速公路。乘旅游專線車一小時可以到達。旅游專線車每天早晨在市區的前門樓東側、天安門廣場歷史博物館門前、崇文門路口東南角等地發車,車票價:往返人民幣36元/人。
德勝門乘919路(每15分鐘一班車),前門(17路站)乘游1路,北京站東街(103路站)乘游2路,歷史博物館西門乘游2路支線,東大橋(28路站)乘游3路,西直門、動物園乘游4路,蘋果園乘游4路支線,前門西出租站乘游5路,安定門、前門乘游8路均可直達(各游車首發時間均為早上6:30),車程只需40分鐘。
登八達嶺長城的最便宜的乘車方式,乘地鐵等車輛到德勝門下車,乘919路公交汽車直達八達嶺長城腳下,普通車每人7元,快車每人12元,五分鐘發一輛車,比旅游車要便宜許多,又方便。 4、乘旅游專線車50元一人,包括居庸關長城,八達嶺長城和十三陵。
8點29分乘坐由 北京北 開往 沙城 方向的 6427 次列車,在八達嶺車站下車即是八達嶺長城。6427次列車8:36到達清華園車站,11點07分到達八達嶺車站。回程:6428次列車14:32到達八達嶺車站 16:56到達清華園站 17:07到達終點站北京北站)
該線路運行于是由詹天佑設計的中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在旅途路途中,可以欣賞到著名的關溝風景區、居庸關長城,百年京張鐵路中的著名的人字型鐵路。
關鍵字: 伊麗莎白 八達嶺長城 戈爾巴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