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花洞地質公園-出自大自然之手
北京石花洞原名潛真洞,又稱十佛洞(石佛洞),石花洞由多層溶洞組成。這種多層結構的溶洞最早形成的是洞頂。當時,洞頂層就相當地下水位的水準面,在這里有地下水溶蝕、搬運,把洞穴物質帶走,洞穴形成后,出現了地殼上升,該層溶洞隨地殼上升而地下水位則相對下降;其后,當地殼穩定下來時,地下水又在新的巖層部位進行溶蝕搬運,便形成了第二層溶洞。這樣,地殼多次上升,便形成了多層洞穴。可見,石花洞七層不同高度溶洞的存在,標志著這一地區至少發生過六次間歇性上升。目前,地下水仍在溶蝕著最低層洞穴。
擎天柱
石花洞內的自然景觀玲瓏剔透、華彩多姿、類型繁多,有滴水、流水和停滯水沉積形成的高大潔白的石筍、石柱、石鐘乳、石慢、石瀑布、邊槽、石壩、石梯田等和滲透水、飛濺水、毛細水沉積形成的眾多石花、石枝、卷曲石、晶花、石毛、石菊、石珍珠、石葡萄等。并有晶瑩的鵝管、珍珠寶塔、彩光壁等,眾多的五彩石旗和美麗的石盾為中國洞穴沉積物的典型,大量的月奶石蓮花為在我國洞穴中首次發現。故此石花洞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與美學觀賞價值。洞中鵝管、石鐘乳、石盾、月奶石蓮花等景觀鬼斧神工,天造地設;石花洞已開發一、二、三層洞道,全長1900多米,對游客開放的一、二兩層洞道長1362米,有十二個高大的洞廳和十六個洞室組成。還有形態各異的大小支洞六十三個。石花洞洞內次生化學沉積物種類多、造型美,有千姿百態的石花、石枝、石鐘乳;典雅秀麗的石塔、石盾、石燈、石梯田;雄偉壯觀的石幔、石旗、石瀑布;銀白耀眼的月奶石和閃爍發光的彩光壁,石花洞匯集了巖溶洞穴沉積的精華。石花洞不僅沉積類型多、形態美,而且洞體堅固、層次分明,洞內空氣新鮮、環境優良。由于洞體深部有較大的空間和地下暗河,因而形成了洞穴氣候環境自行循環調節的優越條件。
石簾
根據洞體結構和景觀分布:分為“人文趣味”、“探奇觀賞”、“科學考察”三個洞層,十六個景區,九十九處奇特優美的自然景觀供考察觀賞。
石花洞內的環境優雅,空氣新鮮,洞內溫度常年13℃,是夏日避暑的好去處。
關鍵字: 地下水 大自然 搬運 石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