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大自然感受倉米古道
倉米古道旅游區位于延慶東部山區,距市區90公里,景區850平方公里,旅游路線全程百余公里,這里山環水繞,移步換景,景點相得益彰,海拔在400米—1500米之間。獨特的地形地貌,加之這里海拔較高,使這里年均溫度比北京低5度左右,是回歸大自然、休閑避暑的絕好去處。
景區共分6個小景區和1個山珍農貿市場。 從縣城出發,躍上黃帝曾涉足,遼、金、元皇帝往來經過的龍道——黑峰古道十八盤,我們即可到達第一景區——燕山天池景區。 燕山天池因在燕山山脈中水位最高而得名,水面海拔601米,水深達30米,夏季平均氣溫20度(最高氣溫26度)。蕩舟其中,環顧四周蒼松翠柏,林裹峽灣。烽火臺前思古,杏樹梁上游春,駕一葉小舟垂釣其間,美不可言。
古道景觀
從燕山天池順流而下,游客在欣賞兩岸奇峰幽谷、滿目濃綠之時,不知不覺進入木化石群景區。木化石又稱“硅化木”,形成于1.3億年前的侏羅紀時代晚期,由遠古參天松柏硅化而成。露出地面的木化石樹皮紋理、年輪清晰,松柏樹質可辨,形態各異,自古就有“松化為石”之說,沈括《夢溪筆談》對此有所記述,并得到錢偉長證實。 從木化石群景區向東行,便進入滴水壺景區,該景區在1平方公里之內,由烏龍峽谷、照山、滴水壺3個景點組成:烏龍峽谷潭深水急,怪石嶙峋,水拍巖崖,澈響若雷;照山前黑白河相匯而水色不融,形同涇渭。水簾直掛十余米高的山崖之上,飛流直下,珠玉飛濺,瀑布后有一溶洞,寬廣如屋。洞內鐘乳石姿態各異,游人在此景區可垂釣、攀巖、燒烤、野炊,是集健身、娛樂、休閑、避暑、食宿為一體的好去處。
從滴水壺景區盤山而上,躍上“蔥蘢四百旋”,倉米古道環繞山巔。山下小橋、流水、人家,山上楓葉、山花、白云,游客穿過紅云嶺即可到達齊仙嶺景區。該景區200年—400年古柏一色,枝枝相連,郁郁蔥蔥,有齊仙廟、狐仙頂、熊洞等景點,365個臺階祝福您一年健康平安。
倉米古道
從齊仙嶺景區沿菜食河逆流而上,沿途草青青、水潺潺,河中魚鴨戲水,山上牛羊點點,野兔、褐馬雞、狍子、松鼠、野山羊等野生動物時而光臨,游人在觀賞柴門人家、耳聽雞犬相聞田園風光之中,悠然怡然步入珍珠泉景區。 “珠泉噴玉”是珍珠泉景區的主要景觀,還是明清延慶八景之一。此泉分內外兩泉,水恒溫14度,水深丈許,卻碧清見底,拍掌跺腳,串串水泡上涌,如珠似玉浮升不斷,經國家環保局認定,該泉水為天然優質礦泉水,直接飲用可以延年益壽。因飲用泉水,村中20年從未發現癌癥患者,村人個個體魄強健,冬夏從不發生腸道疾病。
賞完“珠泉噴玉”,東行5公里到達四海古鎮,這里建有一山珍土特產品農貿市場。明清兩朝御用貢品鴨蛋、杏仁、松蘑等皆可買到。帶一把山榛送給親朋好友,其情勝過千言萬語。
關鍵字: 大自然 旅游區 旅游路線 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