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到金山嶺之軍事禁區
1,古北口逃票基本上逃票很容易,我們這次是從一個紀念碑左側上去的。不知道是國民黨的還是共產黨的。向左走100米后,穿田,翻一小山包就可上長城。這段據說本來有路,但走的人少了路也就沒了。2,27~28個樓后到軍事禁區緊挨軍事禁區的是24眼樓。24眼樓后面的那個樓被封上,樓體畫有軍事禁區禁止通行的標識,而且上面有鐵絲網。不建議正面翻越。24眼樓(每面6眼)氣勢不錯,可惜殘了。有趣的是里頭還有一水泥碉堡:)在這之前的幾個完整的樓是好樓子和將軍樓。將軍樓格局很好,但里面圖鴉太多。甚至有文革后期的!好樓子保存更完整,砌筑的磚有很多有字:磚在土坯時就鑄上的。字跡似乎是一些編號、年號和類似今天部隊番號的東西。應該能提供一些4、5百年前的駐軍信息。字在樓內和外壁都可見。24眼樓沖向軍事禁區的長城左側已經坍塌:懷疑是有意為之:前面不能走,右側(長城里側)是禁區,只好下墻了。ctrip上說從右側下后前行后再回城,應該是從前面的內側上城的進兵道重回去。不愿意從高高的墻上學狼牙山壯士,從左側下墻。3,回到長城上+第一塊警告牌下墻,走到被封樓與其再往前的墻的連接處,站住。這里只有3米多高。如果是兩人的話,一個踩另一個肩膀上去后再用繩拉另一個。樓前是第一塊警告牌,它完全截斷長城,但它厚不過尺。從左側過。休息后再上路時,小心被駐守此處被解放軍叔叔的好戰友,馬蜂同志集體攻擊。4,第二塊警告牌再前行,直到長城斷了,斷處4米高,下面幾米遠立著第二塊警告牌。下墻處沒有腳踩的地方,只能跳:兩手把著墻邊垂下身體,腳離地面不過一米六七。不然就用繩放下。5,第三塊警告牌跳下來后,右側是墻,可扒墻頭沿墻過溝,但危險。溝里灌木茂密,跳下處左手有小路下溝,到溝底后離開小路,上到對面長城腳下,上溝“路”有兩條,1,穿草,小心夏秋季可能有蛇;2,沿墻的石頭上爬,雨季有點滑。這里長城封的并不高,不到三米并且墻上可下腳,兩人很容易。6,第四塊警告牌走一段,墻又斷了,下去很容易,幾十米遠長城再起,這里可見城上刻的金山嶺字樣。長城斷處有紅磚墻封立,墻下鋼筋直立,爬的時候掉下去屁股上就多個孔了:)唯一注意的是紅磚墻頂拐向長城處寬不足尺,手無可拉扶,站起要前爬大半米,因此上墻前最好把身上的零碎摘下。如果同行人中有恐高,拒爬墻頭的可以沿斷處走上十米,長城上有兩水泥柱,長城壁很好下手腳。此處垂下繩系腰,拉上來很容易。7,最后的警告牌前行不遠,遙遙可見綿延山頂的鐵絲網和最后的警告牌。注意,不要下長城試圖從軍事禁區里過去:過鐵絲網后要貼著長城走一段立壁,其下很深。沿長城走,警告牌前的敵樓門被封了,壁高五米。但前人已經用長城磚搭起了一米多的墊腳石,敵樓內壁右側很好下腳,翻上去不難。在外側踩磚沿下左側胸墻下來。如過同伴吃力,用繩子系腰上面拉拉上來很容易。樓前是最后的警告牌。跟前面過去的一樣,坐側饒過。只是墻外比里側略高,抬抬腳吧。前面不遠就是金山嶺境區。總的來說,1,軍事禁區里的長城并不很長,但敵樓保存遠好于外面的,而且不見修葺痕跡。美。2,繩子很必要,4~5米就可。最好是登山用的那種圓而粗的。軍用的背包帶也應可以。3,水。如果趕上有風晴天,耗水。4,除24眼樓前面的那段,此后不下城。5,保護環境,第四塊警告牌后垃圾見多。這時也許很累但不要扔垃圾減重。6,不要進軍事禁區。我們是來旅游,上城走已經違反規定,不要好奇而給駐軍添亂。保家衛國是他們職責所在。不要與非大陸人士同行,確認自己帶好身份證明。如遇哨兵,應好好解釋。前人的經驗是女士上前解釋優先:)
關鍵字: 古北口 墊腳石 嶺境區 水泥柱 金山嶺 鐵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