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點滴
有年許沒有去北京了,每次在電視上看見北京的天氣預報就會有些想念。去年夏天,陳杰和小新相繼都離開了北京,沒了友誼和愛情的長安街變的逾發空曠。最后一次在北京的時間里,大半是從酒店的窗戶望著紫竹橋立交上的車來車往。忽然覺得北京的一切變的那么不實在。那些翻騰的水煮魚和涮羊肉;那些冰涼的燕京和火辣的小二;那間老公房里的小屋和胡同里的酒館都變作了別人的快樂和痛苦。
總是有人說上海是個有風韻的女人,而北京是個爺們。在和北京廝混的日子里,我也信了那樣的話,我們經常拖著板鞋在酒館里喧嘩,沒事就在那些巨大丑陋的建筑下溜達,夜深的時候也常常擠在骯臟的夏利里作鳥獸散。可是,時隔一年,我再回頭琢磨一下,北京留給我的卻是無比的溫情和愛護。我想起了石康的那句話:和北京丫頭在一起的時候,她總讓你覺得不需要為她做些什么,等你們分開了,你又會后悔沒為她多做些什么。是的,北京這個丫頭把我們都唬了,雖然她愛勾著我們的肩膀稱兄道弟,可是她也悄悄的象個最溫柔的女孩那樣包容著我們,對我們好。
所以,我最愛北京的冬天,因為這是北京這丫頭難得有興致打扮的時候。她常常在大伙睡的香甜的時候,用潔白的雪花開始裝扮自己,當你早上睡眼惺忪的打開窗簾的時候,一個冰清玉潔的丫頭就蹦到你的面前啦。我愛極了這樣的早晨,總帶著些期待去迎接外面的世界。那些被白雪覆蓋的早晨,我會趴在小新家的陽臺上,看著那些曾經丑陋的房子變的干凈漂亮,那些陳舊的紅磚被白色映的鮮紅。看著上學的孩子們在還沒被清掃的小路上留下歪斜的腳印。其實,開始迷戀北京的冬天,卻是在上海的一個下午。小新在后海對著手機喊著:下好大的雪啊,真希望和你一起看啊。我總是會想起那個因為雪花而讓思念變的具體的時刻,那個因為思念而讓一切變的純潔的時刻。晚上我收到了小新發來的照片,看到了她被凍的紅紅的笑臉和雪地里她寫下的誓言。是的,在上海的那個下午,我深深的愛上了北京的冬天。
初次見識北京的雪是那天在東安看完最后一場的《英雄》,從影院的后門出來,鵝毛般的雪花,就在昏暗的,灰黃的壁燈下蕩漾著。我們順著狹窄的扶梯下樓,看著那些晶瑩的雪片落在小新的眉上,發上,象個伴著雪花降臨的仙子。
后來在貓耳朵胡同的‘那里’也遇上了鵝毛般的大雪。偌大的酒吧里,只我和陳杰兩個人,他正忍受舊情人他嫁的痛苦,而我卻享受著等待愛人到來的焦急。那個時刻的愛情,同時顯示著她的殘酷和她的甜蜜。我記得那個深長的巷子上,掛滿了飛舞的雪花,象極了某個高潮即將到來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我的愛情正在生長,而陳杰的愛情正在下葬。
當然,北京的冬天除了雪花,還有許多招人的東西,比如她的溫暖。無論我們何時推開小屋的門,溫暖都會在門口等著我們。那時,我和小新最愛在家門口的小鋪子上買些瓜子回來。兩個人都窩在被窩里,邊磕邊看著電腦上放的片子,其樂融融。太陽好的時候,我們就會去地壇買張一元的門票曬太陽,聽隔坐的大娘們嘮嗑。這樣的下午,我會想:老了也不是那么可怕的事啊。
我想,北京的冬天是屬于情人們的,因為這樣的季節里,人們喜歡互相依偎,互相想念。而北京的夏天就該多會會朋友了。
常在夏夜的天空下,在簋街和陳杰找食,無疑麻小和酸梅湯是我們的最愛。看著食客們的紅唇和龍蝦的大鉗互相撕咬,是相當有趣的事。然后,我們會帶著一手的龍蝦腦漿和汁水在三里屯的酒吧里發呆,說些沒有意義的話。最后會穿過漸漸荒涼的馬路,回到酒仙橋他那間除了兩張床什么都沒有的房間去昏睡。有時,我們也會去竹園喝些茶,倒在炕上一起幻想一下人生。然后在鼓樓斜街的胡同里沒頭沒腦的轉悠。就是在那些狹窄的胡同里,我鼓起勇氣,牽了我愛的姑娘的手,重新感覺到了世間的柔軟。
有時,也會和小新去首都劇場看話劇,散場后的夜晚,我們會去后海邊走走,在銀錠橋上看晚風吹拂過的湖面,看湖面上興高采烈劃船的人。北京的夏夜是涼的,有風的;最是適合漫無目的的散步。
如果你有機會在高處俯看一下北京,無論是遠處的山還是近處的城市,都是豐腴而舒展的。我總覺得她象一個柔和寬厚的母體,讓許多的人在她的懷抱里成長,歇息。也許她不象上海那樣,黛玉般時刻嫵媚溫柔著;但是如果你能越過故宮巍峨的宮墻遠望一下蜿蜒的后海,如果你能走近長城細看一下城磚間白軟的糯米,你就會明白北京骨子里的溫柔,更象霸王的虞姬,藏在帶血的劍刃下的柔情,卻讓蓋世的英雄肝腸寸斷。
關鍵字: 三里屯 酒仙橋 首都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