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五
作者 小竇
都說,頤和園是北京最精美的一座皇家園林,不可不去。我準備了一整天的時間,去逛這個園子。
從東宮門進入。門票20,我買的是聯票,省得到園子里的小景點還要再買票。看到離我比較近的景點是蘇州街,想,倒要去看一看。
一看之下,不禁啞然。那是一條花紅柳綠的街,濃墨重彩,跟粉墻黛瓦,清秀俊逸的江南建筑風格都風馬牛不相及,除了所有的店鋪都是傍水而建,勉強形似蘇州。清朝時,這是一條專供帝后嬪妃門逗樂的街,店鋪里的一切商販人等,都由宮女太監裝扮而成。但眼下,生意肯定不好,十戶倒有九戶是關著門的。門頭上的酒簾店招都鑲金描紅,滿是廟堂氣,我不由得生起氣來。明明非鹿非馬,偏要叫什么蘇州街!后來在影視室看了頤和園的介紹,才知道,雖然當時建造蘇州時,是按江南的風格習慣來做的,但門樓等,卻是沿用的典型的北京格調。 難怪看上去,這樣夾雜不清了。
頤和園的經典景致,全都集中在萬壽山這一邊,另一邊,就是浩大的昆明湖,游人少到。我注意到昆明湖的水非常清澈,陽光下,呈丹綠色,這在北京,應該是非常難得了。
佛香閣好象剛修繕完畢,看上去嶄新嶄新的,真是雕梁畫棟。石舫,就是一座石頭雕成的船,白色,頗有點乘風破浪的架勢。還有長廊,有七百多米長,依然是典型的皇家風格,朱紅的柱,枋梁上畫著花鳥,蟲草,神話傳說和章回小說里的人物,也不知道當初,費了工匠們多少神!
文昌院是專門陳列文物的。有玉器,銅器,漆器,書畫,古籍等。在青銅器的陳列室里,我看到最早出土的鼎,居然是夏朝的!從夏開始,往后商,戰國,春秋,漢,分別都有。年代越久,式樣越是古樸。可惜我不懂這些,只能看個熱鬧了。還有光緒的御筆,是一幅瘦石蘭草圖,筆致清柔,題著“福壽延齡”四個字,大約是給誰祝壽才畫的吧。一樣不允許拍照,我還是偷偷照了幾張下來,但因為光線不佳,有點糊。
德和園是專門給慈禧唱戲的,一座高達三層的大戲臺子,我進去的時候,有幾個演員,打扮成漢代人的模樣,在給游客們表演編鐘。聲音清越,也有幾分出塵的味道。
和故宮比起來,頤和園的植物要多得多,但也不過是些古柏,白皮松之類的。間隔也開闊,和講究格局布置,花木扶疏,曲折通透的江南園林比起來,似乎仍有不足。除了皇家建筑風格的金碧輝煌,其他的一切,在我這個南方人眼里,也并沒有什么出奇的地方。我想,幸好慈禧那老婆子沒去過江南,她要是見了南邊的園子,還不得下命令把皇宮給搬過去!
蘇州街
佛香閣
石舫
十七孔橋
關鍵字: 昆明湖 白皮松 青銅器 頤和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