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一下生存島
四月份的時候,和北大的朋友們一起去生存島玩了一趟。正好這幾天本系也拉了一伙人要去,于是揀起來隨便寫點東西。
認真說起來,生存島不算一個島——懷柔郊外的拓展訓練營而已。到了以后,第一的感覺是大失所望,怎么連湖都沒有啊;自然也有人大松了一口氣,不會游泳的人不擔心有水上項目了。其實玩得還是蠻開心的,雖然也有些敷衍的項目在里面。
我們買的是兩天的計劃。安頓下來以后,導游或者說教練,首先給大家分了兩隊。紅桃和黑桃,戴著紅桃隊的紅帽子,讓我一下子想到了很久以前的紅桃k補血沖劑。以后的項目經常是在兩隊人之間競爭。
第一天上午玩了三個小游戲:陸上行舟、過河、運磚塊。運磚塊的確很敷衍人,就不提了。一隊人踏在兩塊長木板上,左腳一塊,右腳一塊,再用繩子拎著木板,就是陸上行舟了。喊一的時候,把重心放在右腳上,乘機拎住左木板往前一送,便是走了一步。換腳,喊二,這么一步步往前蹭,倒是很順利。麻煩在于回來的時候要唱歌而不能喊口號,黑隊很無恥的挑了極簡單的兩只老虎來踩拍子,我們更無恥的唱起了英語第一課的"abc"(俺提議的)。過河是需要動點腦子的游戲。兩個木墩、長短兩塊木板,都不能觸到圓圈以外。十個人靠這些道具要到另一個圓圈里去,還是頗花了點心思。
下午的重點是攀巖!攀巖!什么文字也不如照片直觀。生存島的這個攀巖場是很多高手訓練的地方。早年攀巖界的四大金剛就是在這里訓練的,自然我們玩的和他們不是一個難度。玩得極high,有一位哥們爬了20米登頂,接著就是三個并列第二,我、我師妹吳珂、還有一個叫張雅聰的mm。剩下的人都沒有超過7米。如果不是第一個爬的話,應該我還能爬得更高一點的,下次來突破一把。
攀巖之后玩了一下"上網",抓著繩網往前爬,攀巖之后玩這個真是拼臂力。照片也很直觀,就不多說了。再然后是連鎖蕩秋千,好些秋千串在一起前后晃蕩,要迅速的從上面過去,也不是很輕松。
晚上例行的篝火,跳著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集體舞,一個也沒記住,一個也沒學會,很慚愧。伴隨露天的卡拉ok,音響沒得說,就是一個爛字。露天唱真的很考驗實力,在k房能唱好的歌,露天立馬就萎靡了,從來沒覺得“你的眼睛”這么難唱過。
殺了一夜的人,紅著雙眼開始了第二天的行程。爬山!上午幾乎就是爬山。一個一個的小項目,一絲絲一點點的帶著我們網上走。比較好玩的是一個倒走鋼絲,有照片為證。還有一個3p的游戲,可惜沒留下照片來。若干個水泥柱,上面勉強能站三個人,一塊木板,長度剛好可以搭在兩個水泥柱之間。三人一組,要求人和木板都不能接觸地面,盡快的從第一個水泥柱到最后一個水泥柱。過程中三個人就只好緊緊地抱在一起,很增進情感交流哦。
爬到山頂,看到了期待已久的飛降項目,一根滑索直到山腳,人就吊在上面飛天而下。時不時聽到幾聲女孩子的尖叫聲,看看身邊的女孩子一個個都是一副又期待又緊張的樣子,蠻有趣的。教練很及時的跳出來煞風景:“各位80公斤以上的同學請隨我徒步下山”,cft我們的隊長同志。輪到我的時候,正擺pose拍照,就被教練一把推了出去。嗖嗖的風吹在耳邊,感覺爽極了。
下山以后,玩了一個盲人投沙包的游戲。一個人玩沒什么意思,可是分成兩隊的時候就不一樣了。對手們各顯神通,試圖干擾正在投沙包的我方隊友。有冒充智慧的,有逗人發笑的,有發射導彈攔截的,種種丑態不可勝數。再然后就是做冰激凌和蛋糕,可惜——不建議食用。
午飯以后是最輕松的和最具創造力的活動——扎染。一班隊友傻乎乎的扎著小手絹,我和吳珂買了兩件t恤來扎著玩,扎好以后還是蠻像模像樣的。故意把袖口扎成了不對稱的形狀,個性一把。
最后用小學作文來總結陳詞好了:我們在生存島度過了有意義的兩天。這兩天里我們既鍛煉集體主義的精神,又增強了體魄,還體會了勞動人民的艱辛。生存島教會了我們許多許多。我想生存島之行會是我人生路上重要的一站。……很久不寫這種爛文字,手生了。
關鍵字: 水泥柱 生存島 集體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