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野趣游雙龍峽
上午參觀了冀熱察挺進軍駐軍舊址,下午游雙龍峽。我們公司組織的活動不知為什么,老是吃飽飯頂著大太陽爬山。可能是為了先接受教育后旅游的原因吧。
雙龍峽是一個新開發的景區,也在齋堂鎮轄區內,沿109國道走看路牌就能找到。我開車水平不高,不愿意走國道。覺得超車、錯車挺費勁,所以京西的旅游景點很少去。這次一走上109國道發現一路上景點還真不少,靈山、百花山、十八潭、珍珠湖,還有著名的爨底下村。雙龍峽在齋堂鎮火村附近,下國道就看見火村的牌樓。
北京郊區的很多景點都有一個特點,就是青山翠谷、十里溪流。雙龍峽更是清潭瀑布,29米以上的大瀑布就有兩個,幾米以下的小瀑布有近百個,溪、潭、谷、巖組成了一幅幅靚麗美景。
第一瀑布,高29.7米、寬5米
雙龍峽旅游的一個特色是從火村景區大門到峽谷景點可以坐森林小火車,進出大約需要二十分鐘。只有一列火車,命名為東方紅號。有十節車廂,每節車廂可坐十二人。當火車緩緩離開車站,伴隨著滿目蒼翠和滿車游客的喧鬧聲駛向谷底的時候真有挺進深山老林的感覺。
峽內景點名目煩多。從指路牌上能看到的景點名稱不下幾十個。我注意到的就有玉龍湖、望湖亭、青石潭、仙女灣、第一瀑布、七音瀑、三疊潭、雙龍入水、小九寨溝、白樺林、水蕭瀑、鱷魚出水、青蛙石、天池、第二瀑布等。其實這條青山翠谷、十里溪流、清潭瀑布的峽谷景區只有一條路,但景區管理人員在不同地點放上通往不同景點的不同距離指示的指路牌,弄得游客云山霧罩,不知道離景區盡頭還有多少距離。這對于我這種總抱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心態的游客是不錯的,看到一個指路牌就覺得快了。但對于不少信心不足的游客則反而使他們產生畏懼感。而且景點起名也有些言過其實,特別是所謂的小九寨溝,完全沒有九寨溝的感覺。本來溪流、清潭、瀑布、青山就很美的了,借用大牌景點的名稱反而顯出差距。其實畫龍點睛的名稱更能吸引游客。
我看雙龍峽里核心景點就兩個。第一瀑布和第二瀑布。從第一瀑布到第二瀑布的山谷內,沿溪流、山徑形成約五公里長的天然植物走廊,蔭郁蔥蘢,哪怕我們是夏天的午后去的也是山林遮天蔽日,滿谷清涼愜意。
秀水清潭
三疊泉
一線串珠
到七月尚未融化的天然冰。據說雙龍峽景區冬天的特點是冰瀑,可達五六尺厚,一直持續到春天。景區管理人員在入夏以后用保溫材料蓋起來讓我們在盛夏看到暴露在野外的天然冰也是一項挺吸引人的旅游項目。
去雙龍峽的途中看到綠色果樹種植基地。從幽靜的小路進去是大片的果園。看到每個富士蘋果都用紙袋套起來就問當地果農。原來為了種植綠色水果,紙袋可使農藥不會直接接觸蘋果。但這樣蘋果就是白的,離采摘前十天到半個月拆去紙袋接受陽光照射,蘋果就變成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紅紅的大蘋果了。
路過京西十八潭,沒有進去,路邊照了兩張,景色也挺美。
關鍵字: 九寨溝 指路牌 白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