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八廟
山莊西部(今灤河鎮)兩座:穹覽寺、琳霄觀。山莊東北部12座:溥仁寺、溥善寺、普寧寺、普佑寺、安遠廟、普樂寺、普陀宗乘之廟、廣安寺、殊像寺、羅漢堂、須彌福壽之廟、廣緣寺。其中,羅漢堂、廣安寺、普樂寺三個廟,朝廷“向未安設喇嘛,由內務府管理;而溥仁寺、溥善寺、安遠廟、廣緣寺、普佑寺、普寧寺、須彌福壽之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9座廟設8個管理機構(普佑寺附屬于普寧寺)由朝廷派駐喇嘛,京師理藩院管理并逐月按人數由理藩院發放餉銀,清正史文獻將這9座寺廟稱“外廟,后俗稱外八廟或熱河喇嘛廟。
久而久之,清代和民國時期,人們所稱外八廟實際上泛指避暑山莊外面由朝廷直接管理的所有廟宇,即東北部的12座和灤河的穹覽寺、琳霄觀,計14座廟。因穹覽寺、琳霄觀離市區較遠,今人稱謂的外八廟范圍概念又演變為泛指避暑山莊東北部的普仁寺、普寧寺等12座寺廟,人云亦云,約定俗成。皇帝敕建的寺廟,避暑山莊外部東、南有8座,從東而西依次是社稷壇、先農壇、開仁寺、關岳廟(武廟)、火神廟、尊經閣、文廟、城隍廟;獅子園兩座:山神廟、法林寺;獅子溝、上二道河子、河東各一座關帝廟,此13座廟系經奏請皇帝批準,地方政權建設管理。近年來,文物古建專家一般將避暑山莊內外由皇帝敕建的這43座寺廟(外八廟12座,山莊內16座,獅子園2座,灤河鎮2座,山莊外東、南8座,獅子溝、上二道河子、河東各l座)稱之為外八廟寺廟群。
關鍵字: 外八廟 少數民族 山神廟 普寧寺 避暑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