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大夫祠
竇大夫祠景區在汾河東岸的蘭村西,烈石山下。主景點是竇大夫祠,又名烈石神祠。竇大夫,字鳴犢,春秋時晉國大夫,曾做過開渠利民的事,后被趕簡子所殺。祠重建于元至正三年(1343),有50多間殿堂。其中琉璃團龍山門、方形藻井式獻亭、五間懸山式正殿都是元代遺物 ,部分保留宋金風格 。殿內供大夫像,美髯長須,風度翩翩。左有梧桐木,俗傳手摸可除百病,現仍光滑溜圓,光可鑒人。祠亦有八景之說,“神龕梧桐為八景之一。祠左有明代的保寧寺和近代的趙戴文公館。趙戴文(18671943),五臺人,同盟會員,曾任國民黨政府山西省主席、國民黨山西省黨部主任委員,晚年信佛。公館為三重院建筑,存過廳、正廳、偏院等40余間房屋,后部辟有花園,園中有趙戴文墓。以上的祠、寺、館一氣呵成,互相貫通,東西寬近200米,參觀面積達萬余平方米。 祠右側又有“烈石寒泉,亦為舊陽曲八景之一。地下水噴涌而出,匯而成潭,“汾水得烈石泉,勢始洶涌,可見流量很大,且夏冷冬溫,有詩曰“人在冰壺六月寒,故名寒泉。泉邊有小廟,刻“靈泉兩字,是宋崇寧元年(1102)九月宋徽宗趙佶御書。寒泉在文革中遭破壞,擬引汾水予以恢復。
祠前可觀賞烈石口汾水的旖旎風光。祠后的二龍山,百花爭艷,擬辟成山頂公園。祠緊靠上蘭鎮,市場繁榮,具有發展旅游“六要素的優越條件,可以成為這片旅游區的中心。
關鍵字: 上蘭鎮 二龍山 山西省 旅游區 竇大夫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