玨山風景區
龜山middot;蛇山middot;翠屏middot;鏡湖之俏:是四處天然自成景觀,其中尤以龜山最具特色。立于玨山南天門北望,在玨山北坡山谷相接處,臥伏著一龜狀形山包,斑斕怪石跌宕成的龜首、龜頸,一付昂首翹望, 吃力攀爬之姿,其形態逼俏,令人叫絕,可謂天工造物之神奇。
子抱母古柏:在青蓮寺的后院中部偏西,有“子抱母古柏,其狀極為珍奇。母柏樹徑3米,高達27米,子柏樹徑1米,高達24米,母柏早已干枯,子柏以勃勃生機依偎母柏拔地而起,枝梢緊緊纏繞古柏,游人見之,無不驚嘆。相傳百余年前,母柏枯槁,寺院主僧決計次日將其砍伐,誰知一夜之間,一株勁柏攀著母柏的軀干纏繞而上,緊緊將母柏抱住,寺僧見之, 以為神意,故不敢再伐。于是留下寺內這一奇景。
千年銀杏:在“子抱母古柏之前,有根杏樹(俗稱白果樹)兩株。東為雄樹,樹徑5米,高約2.5米;西為雌樹,樹徑4米,高與雄樹相當。銀杏樹雌異株,成活率極低,果實青白色,為珍貴藥材。這里的兩株大樹,每年夏秋兩季枝葉繁茂,遮天蔽日,雌樹還可收獲白果百余斤,既點綴了風景,又生產了藥材,真可謂一舉兩得。
乳竇泉:在青蓮寺外左側石崖下有一天然水池,名曰“乳竇泉。池水清澈晶瑩,水位常年如一,澇不增, 早不減,不取不增,多取不減。其上石壁,陡峭如削,直插云端,上有約20多米寬的巖石,有經水多年沖刷、侵獨留下的痕跡。再看峭壁上的石刻,上有“瀑布飛泉及“山吐天邊月,溪流石上云的字樣,據考證這些是北魏時期遺留下的。 由此可見, 當時瀑布之壯觀, 用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宋形容,再恰當不過了。
關鍵字: 旅游區 玨山 象鼻山 青蓮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