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山:綠色明珠洞中古寺褶褶生輝
石膏山,位于山西靈石縣城東南約35公里,北距太原185公里。石膏山風景區總面積約60平方公里,現已開發的游覽面積約六平方公里,在主峰海拔1500至1800余米處,天工削出一塊高約三四百米,寬約二三百米的斷崖絕壁,絕壁面向南,東西兩翼延伸回抱,其形勢就象一只橫躺著的巨大金元寶。在元寶腹內,即斷崖間,自下而上分布著三層石灰巖溶洞,下巖和中巖尤大,長寬高均在數十米之間,石膏山的寺廟便全部建筑在這些天然的溶洞中。所以有詩贊云:“千年古寺洞中藏,半崖松柏依云栽”。
洞中古寺
石膏山的上、中、下三大巖洞中,下洞最大,惜洞內寺院毀于戰火。中洞內有“天竺石剎”,因風雨不至,殿宇佛像色彩鮮艷,金碧輝煌。寺旁有龍洞、鐘泉,淙淙有聲。上洞塑有白衣觀音石像,旁有溶巖石鐘乳,石筍等景,此外,石膏山的松塔玲瓏,龍柏空懸、石膏疊翠、羅頂松濤、養性茅庵、蓮池爭泉、云路橫空、神飛壁蜂、石猴望月、蘑菇巖崖等景致也都互相映襯,褶褶生輝。還有南天門、舍身崖、烏龜石、石棋盤、桃花嶺、猴王峰、香爐山、尖陽山、孝文山、王墓寨等勝景。
石膏山美景
石膏山地層古老且相對穩定。從地震學角度看,石膏山處于霍山斷裂帶上。這條斷裂帶從介休洪山起步,經綿山,石膏山而至霍山,石膏山區域為七級裂度區。歷史上石膏山區域沒有發生過較大的地震,甚它地區的強地震對石膏山區域的波及影響亦不明顯。石膏山四峰環抱,峰峰聳翠,有清清流水,千尺巨瀑;還有溶洞名剎,古道通幽;更有遍山紅葉,杜松寶塔。自古以來就是人們朝山拜謁,登臨神游的歷史名山。
山水石膏山
石膏山自然環境優美,森林和水力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為76%,植被覆蓋率達89%。從山腳到山頂可以看到分布層次十分清晰的多種植物帶:有灌叢帶、闊葉林帶、混交林帶、針葉林帶,還有草甸、苔蘚、藤蔓類植物。
滴水冰瀑 細弱綿長
進入山區,兩面高山峻嶺綠樹草蔓把路面變得狹窄,把天空變得陰森,各種自然景觀悄然入目。滴水冰瀑,便是一處。
石膏山峽谷往東六公里處有一滴水崖。源自一條滴水溝。滴水溝南北走向,長二公里,長年有水流淌。臨石膏山峽谷時,從一而高60余米的峭壁垂瀉而下。水瀑淅淅瀝瀝,似斷似續,細弱綿長,韌性不衰。如線,如絲,似云似霧,像書家之飛筆一豎,形似斷而神相接。又如美女之白紗,朦朧恍惚間亦可見紗后玲瓏體態。薄如蟬翼,輕似流嵐。
從天而降的瀑布
夏秋季節,高崖垂瀑,從天而降,似畫家寫意,又似玉瓊傾盆。冬天寒冷驟至則冰簾冰柱倒掛,千姿百態,白練懸空,儼然一尊高不見頂的天意冰雕。似天仙玉女之高雅體膚,如凝固時空之垂天白幕。大概在每年“五、一”前后,滴水冰瀑方可完全消融。
尋古人步跡 走靈沁古道
草樹灌木間,猶見古人步跡,這讓石膏山人文內涵十分豐富。鳥過留聲,人過留痕,凡人帝王,布衣名人,不一而足。仁者愛山,智者愛水,山水之間,自然與人文,交相映美,互為佳談。
古道
靈沁古道,是靈石縣經石膏山通往沁源縣的一條山間小道。民國以前,此路一直有行人通行,后來隨著行人的漸漸減少,古道被草樹土石淹沒遮擋倒塌,現已沒有人再行此道了。
秦晉古道必經之地的仁義古鎮,門樓西向有石刻題額“天衢”,東向有石刻題額“奎垣”。石膏山僧人從仁義古鎮出門,常一步一叩首,直至石膏山的天竺寺。
古人行路,以肩挑步行為主,至多是以馬車或牲畜代步,秦晉古道斬山巷,鋪石坡,路面寬闊,尚可車馬行駛,靈沁古道卻只可人馬通行,屬捷徑便道。它橫穿石膏山腹部,直通沁源縣的魚兒泉,連通汾河谷地與上黨盆地,在石膏山境內約有十幾里的路程。古道的歷史,上可追溯到漢初,至少已有2200多年的記載。雖然難走,但人走多了,就有了名人大賢甚至帝王大將的足跡。因此,靈沁古道為石膏山的人文底韻、文化內涵,增添了一筆重重的色彩。
石膏山的后寨門,即靈沁古道必經之地,有一塊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所立的“靈沁古道碑”,從碑文可知古道之艱險。
尋愛桃花嶺
桃花嶺位于石膏山與沁源交界的地方,這座山峰山桃樹漫山遍野,特別是每逢春季,桃花盛開時,整座山峰被粉紅色包裹,加之蜂繞蝶戀,看上去熱鬧非凡,游人留連忘返。
桃花嶺景色
山桃,是一種喬灌兼型的觀賞性植物,桃仁經加工可食,并有一定營養價值。
據說,游過桃花嶺,可交桃花運。人性中的情愛,在桃花嶺的群花紛爭中被野性點燃,蝶戀花,蜂繞樹,山景可餐,心性隱動。這里是不少熱愛人性熱愛人生的游人,尤其是一些青年戀人很喜歡來的地方。
山頂草甸 北方高原風光美
石膏山的山頂草甸,分布在海拔2500米之上的北部頂峰,在東峰和南峰也有所見,但面積不大。
山頂草甸
北峰花石巖草甸面積約四萬平方米,呈橢圓形。這里的自然條件是,日光照射時間長,降水量較多,但風速大,不宜樹木生長,是草本植物的生長天堂。草種有:羊胡子草,苔草,狗尾草,紫菀,莎草,荊豆等低矮植物。草高約半米,風吹草動,翻波涌浪,每逢夏季,草花盛開,暗香浮動,別有一番情趣。
這是具有典型的北方高原風光的特殊地帶。是山頂草原的一個縮寫。每年無霜期只有120天左右,即使是在盛夏時節,這里也是涼風習習。冬季則天高云淡,積雪不化。游人在泛游奇山峻嶺之余,再去領略草原一景,山外有原,原下有山,山原一體,別具特色。
關鍵字: 山西 靈石縣 石膏山 絕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