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區旅游概況
津南區是天津市四個環城區之一。位于天津市東南部,海河下游南岸。總面積420.72平方公里,耕地22萬畝,人口42萬,轄8個鎮和地處市區的長青辦事處。這里經濟發達,社會繁榮,特產富饒,氣候宜人。素有天津“金三角”之稱。既是美麗富庶的魚米之鄉,又是正在崛起的外向型工業重地。
津南區古為退海之地,境內兩條貝殼堤是滄海桑田變遷的歷史足跡,現已被確定為國家自然保護區。漁業、制鹽業是先民賴以生存的主導產業。葛沽鎮以“九橋十八廟”和“輦會”、“花會”為特色的民俗文化而著稱于世。小站鎮以馳名中外的小站稻、袁世凱小站練兵等聞名遐邇。津南大地孕育出著名紅學家周汝昌、電影藝術家田方、曲藝表演藝術家田連元、著名作家邢野等一代名流。建國初期,涌現出張玉倫、張鳳琴、姜德玉、李吉順等一批全國勞模,改革開放以來涌現的勞模、企業家更是數不勝數,津南大地可謂人杰地靈。
投訴電話
天津旅游投訴電話:022-28359093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津南區是天津市四個環城區之一。位于天津市東南部,海河下游南岸。總面積 420.72 平方公里,人口 42 萬,居住著漢、回、滿、蒙、朝鮮、壯、苗、土家、彝、維吾爾、白、布依、侗、哈尼、東鄉、瑤、納西等 17 個民族,轄咸水沽、雙港、八里臺、辛莊、雙橋河、北閘口、葛沽、小站等 8 鎮和地處市區的長青辦事處, 173 個行政村。區政府駐地咸水沽鎮。
津南區以其“三小”——“小站稻”、“小站練兵”和“小站四清”名揚天下。這里經濟發達,社會繁榮,物產富饒,氣候宜人,素有天津 “ 金三角 ” 之稱。津南既是美麗富庶的魚米之鄉,又是正在崛起的外向型工業重地。
津南區地處沿海開放區,經濟發展生機勃勃,各項事業長足進步,綜合實力不斷增強。200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8.5億元,三級財政收入24.7億元,其中,區級財政收入7.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8億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675元。業已形成機械、化工、輕工、紡織、建材、服裝、鑄造、金屬制品,電子儀表、環保設備等 20 多個工業門類。工、商、建、運、服全面發展,農、林、牧、漁各具特色。 “ 小站稻 ” 狀若珠璣、香氣濃郁、久負盛名,馳名中外。 “ 津南青韭 ” 、 “ 津南實芹 ” 、 “ 南菜 ” 、 “ 西菜 ” 等名優蔬菜風味獨特。
津南區具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發達的文化教育,良好的投資環境,優惠的投資政策,給海內外客商提供了良好的投資條件。經天津市政府批準的津南經濟開發區,分設在毗鄰市區的雙港鎮和臨近天津港口的雙橋河鎮,是全區對外開放的窗口,海內外客商投資的基地。全區各鎮建立的工業園區成為吸引內外資項目的載體。經過幾年的建設,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均已具備良好的投資條件,并且制定了非常優惠的投資鼓勵政策。
今后五年,津南區將緊緊抓住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歷史性機遇,堅持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著力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著力提升綜合競爭力。實施“東進、西連、南生態、北提升”發展戰略,完成“9341”四大奮斗目標,努力把津南建設成為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循環經濟特色鮮明的新型產業區和宜居型海河南岸新城區,開創津南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津南區人民勤勞、淳樸、坦誠、好客,發揚團結拼搏、務實創新、搶抓機遇、奮勇爭先的津南精神,正在為建設津南、發展津南而努力奮斗,津南區正迎來一個全面騰飛的新時期。我們熱忱歡迎中外企業和各界人士前來投資置業,共創美好未來。
關鍵字: 天津市 旅游 津南區 經濟 金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