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有軌電車的歷史
天津市區有軌電車于1904年開始修建,1906年6月第一條公交線路白牌環城有軌電車開通運營,是中國第一個建設和開通公共交通系統的城市。
有軌電車
白牌有軌電車環城運行,設北大關、北門、商會、考工廠、北海樓、東北角、崇仁宮、東門、馬棚胡同、東南角、廣益大街、榮業大街、縣衙門、南門、南門里、西南角、西門、西門北、西北角、福建會館、縣公署等站。
紅牌有軌電車自北大關起經北馬路、東北角、東浮橋(今金湯橋)經建國道到達天津火車站。
黃牌有軌電車自北大關起經北馬路、東馬路、東南角、勸業場到達海關(今赤峰道大沽路口)。
藍牌有軌電車自北大關起經北馬路、東馬路、東南角、勸業場、萬國橋(今解放橋)到達天津火車站。
1921年,綠牌有軌電車通車。自老西開(今國際商場附近),沿今濱江道、萬國橋到達天津火車站。
有軌電車
1927年,花牌有軌電車通車。自東北角到海關。
1947年,紫牌有軌電車通車。自金鋼橋到天津北站。
有軌電車線路于1964年至1973年全部拆除。此後建設的無軌電車線路也于1995年全部拆除。
濱海新區有軌電車工程將于2005年4月動工修建,2007年一期通車,一期工程從津濱輕軌洞庭路站到泰達第三大街南開大學泰達學院直至北塘,全長約8公里,計劃每3分鐘一班車,每班車全程運行20分鐘。二期工程從漢沽區航母艦船公園至塘沽區海河外灘公園,全程30公里。
關鍵字: 中國 天津 有軌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