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九華秋浦勝境(大王洞)風景區
安徽九華秋浦勝境(大王洞)風景區座落在風景秀麗的長江南岸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牌樓鎮境內,地處皖南山區門首,是“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旅游圈內眾多風景名勝中的佼佼者和旅游觀光的必經之地。九華秋浦勝境(大王洞)風景區前身是原大王洞風景區,1985年貴池縣成立大王洞開發小組,投資350萬元,進行大王洞一期工程開發建設,于1987年5月1日竣工并對外開放,1987年8月20日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為“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2001年6月又進行了二期工程開發建設,于2002年5月1日完工,進而實現了大王洞全線貫通。2003年8月28日,為使大王洞良好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大王洞風景區經過經營權掛牌轉讓,新成立了民營旅游開發公司即池州大王洞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在貴池區委、區政府、區旅游局等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公司顯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一躍成為貴池區旅游企業的龍頭。2004年底,為落實省委、省政府“兩山一湖旅游發展戰略,實現池州旅游強市的目標,九華山旅游集團公司充分發揮池州旅游龍頭企業的優勢,打九華牌,打造旅游企業航母,加快了池州境內乃至周邊地區旅游資源整合力度和旅游資產重組步伐,本著將九華山的佛文化資源和秋浦勝境的山水資源進行整合,利用九華山的品牌形象帶動秋浦勝境景區的快速發展,把秋浦勝境的山水資源作為九華山景區的延伸、九華山接待的后花園,于2005年元月收購重組了安徽池州大王洞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設立了安徽九華秋浦勝境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成為秋浦勝境(大王洞)風景區的經營管理主體。重組整合開發后的秋浦勝境風景區不單是一個縣域的景區景點,而是皖南旅游資源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生態環境好,資源品位高,成為構建“大九華旅游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風景區地處中國唯一的國家生態經濟示范區,在旅游經濟十分豐富的池州市處于顯要位置,與黃山、九華山等周邊旅游區資源相比,具有獨特性和可互補性,市場優勢明顯,四小時旅程的目標市場覆蓋上海、蘇州、杭州、合肥、武漢、南昌等大中城市,圈內地域有近3億人口的廣闊市場。與黃山、廬山、九華山、天柱山等著名旅游區毗鄰,交通十分便利。秋浦勝境(大王洞)風景區由“天橋奇觀、“神仙河谷、“大王洞府、“大王湖四大景點組成。“天橋是一座高52米,寬64米,深73米的天生石橋,巍巍壯觀,氣魄宏偉,是秋浦勝境(大王洞)景區的天然門戶。據專家考證此座天橋全國乃至世界罕見;“神仙河谷濃縮了原始森林的精華,古木參天,懸崖飛瀑,盡在其中;“大王洞府是一個融山、水、溶洞、人文景觀于一體的龐大的藝術珍品,洞府全長3500米,主干線長2200米,共分為“鳳殿、“龍宮、“仙園、“瑤池、“銀河五大部分,大王洞府洞中有洞、洞中有河、山重水復、峰回路轉,規模宏大,奇景天成,常年空氣清新,四季如春。全洞以“長、大、水取勝,并憑借其神秘恢宏的溶洞奇觀,被譽為“洞中大王“大王湖湖水清碧,弱柳拂風,垂釣其中,心曠神怡。洞內洞外構成了一幅幅仙境畫面,讓人情趣滿懷,流連忘返。大王洞位于池州城西南50多公里處的大王洞,是池州眾多風景名勝中的一朵奇葩。說起大王洞的來歷,有一則神奇的傳說流傳至今。 相傳,盛極一時的唐王朝衰亡之后,五代十國群雄紛起,天下大亂,戰火遍及神州大地。宋太祖趙匡胤在馬背上南征北戰十八載,逐個平滅了諸雄,統一了天下。但是,北漢(后漢)劉承鈞繼承了高祖劉知遠的年號“乾
關鍵字: 九華山 開發建設 旅游區 旅游開發 風景區 風景名勝